马牙消
【拼音】:mǎ yá xiāo
【注音】:ㄇㄚˇ一ㄚˊㄒ一ㄠ
【结构】:马(独体结构)牙(独体结构)消(左右结构)
【繁体】:馬牙消
词语解释见“马牙硝”。马牙消[mǎyáxiāo]⒈见“马牙硝”。
基础解释见“[[马牙硝]]”。
引证解释⒈见“马牙硝”。
汉语大词典见“马牙硝”。《汉语大词典》:马牙硝(马牙硝) 拼音:mǎyáxiāo亦作“马牙消”。朴硝的一种。宋沈括《梦溪笔谈·药议》:“楚州盐城古盐仓下土中,又有一物,六棱,如马牙硝,清莹如水晶,润泽可爱,彼方亦名太阴玄精。”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丹房镜源·诸消篇》有马牙消、朴消、芒消、缩砂、坑消五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朴消》:“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消,在上有芒者为芒消,有牙者为马牙消……朴消即是芒消、马牙消,一物有精粗之异尔。”
其他释义1.见'马牙硝'。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yá
[yá]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读音:xiāo
[xiāo]
(1)(动)消失:烟~云散|冰~瓦解。
(2)(动)使消失;消除:~毒|~炎|~肿。
(3)(动)度过时间;消遣:~夜|~夏。
(4)(动)〈方〉需要(前面常带“不、只、何”等):不~说|何~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