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失时
【拼音】:dòng bù shī shí
【注音】:ㄉㄨㄥˋㄅㄨˋㄕㄕˊ
【词性】:成语。
【繁体】:動不失時
词语解释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⒈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成语解释动不失时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1.所谓志弱而事强者,柔毳安静,藏于不敢,行于不能,恬然无虑,动不失时,与万物回周旋转,不为先唱,感而应之。
2.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圣人谨小慎微,行为举动适合时宜。)敬小慎微的出处。刘安【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42846/造句】
读音:dòng
[dòng]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shī
[shī]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读音:shí
[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