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承家
【拼音】:kāi guó chéng jiā
【注音】:ㄎㄞㄍㄨㄛˊㄔㄥˊㄐ一ㄚ
【词性】:成语。
【繁体】:開國承家
词语解释谓建立邦国﹐继承封邑。开国承家[kāiguóchéngjiā]⒈谓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引证解释⒈谓建立邦国,继承封邑。引《易·师》:“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孔颖达疏:“若其功大,使之开国为诸侯;若其功小,使之承家为卿大夫。”《后汉书·刘瑜传》:“今中官邪孽,比肩裂土,皆竞立胤嗣,继体传爵,或乞子疎属,或买儿市道,殆乖开国承家之义。”唐刘知几《史通·世家》:“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⒈谓建立邦国,继承封邑。引《易·师》:“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孔颖达疏:“若其功大,使之开国为诸侯;若其功小,使之承家为卿大夫。”《后汉书·刘瑜传》:“今中官邪孽,比肩裂土,皆竞立胤嗣,继体传爵,或乞子疎属,或买儿市道,殆乖开国承家之义。”唐刘知几《史通·世家》:“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成语解释开国承家
汉语大词典谓建立邦国,继承封邑。《易·师》:“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孔颖达疏:“若其功大,使之开国为诸侯;若其功小,使之承家为卿大夫。”《后汉书·刘瑜传》:“今中官邪孽,比肩裂土,皆竞立胤嗣,继体传爵,或乞子疏属,或买儿市道,殆乖开国承家之义。”唐刘知几《史通·世家》:“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
出处《周易·师》:“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其他释义指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1.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
2.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靖谮庸回,唐书攸戒,是以雅人所以怨刺,仲尼所以叹息也。
3.宗室在朝开国承家者,今犹称世子,可悉听袭本爵。
4.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5.先王之道,庸勋亲亲,并建母弟,开国承家,故能藩屏大宗,御侮厌难。
6.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7.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kāi
[kāi]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chéng
[chéng]
(1)(动)托着;接着:~尘。
(2)(动)承担;担当。~办|~包|~印。
(3)(动)客套话;承蒙:昨~热情招待;不胜感激。
(4)(动)继续;接续:继~|~先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
(5)(动)姓。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