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体
【拼音】:bìng tǐ
【注音】:ㄅ一ㄥˋㄊ一ˇ
【词性】:名词。
【结构】:病(半包围结构)体(左右结构)
【简体】:病体
【繁体】:病體
词语解释病体bìngtǐ。(1)患病的身体,病躯。病体[bìngtǐ]⒈患病的身体,病躯。英sickbody;
基础解释患病的身体,病躯。
引证解释⒈病躯。引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巴金《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他居然支持着病体出来散步了。”⒉指疾病。引清洪昇《长生殿·得信》:“妃子既许重逢,我病体一些也没有了。”
网络解释病体bìngtǐ
综合释义病躯。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巴金《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他居然支持着病体出来散步了。”指疾病。清洪昇《长生殿·得信》:“妃子既许重逢,我病体一些也没有了。”病体[bìngtǐ]因病而显得虚弱的身躯。《薛平贵征辽事略》:「尔父病体未痊,何来?」《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
汉语大词典(1).病躯。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巴金《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他居然支持着病体出来散步了。”(2).指疾病。清洪升《长生殿·得信》:“妃子既许重逢,我病体一些也没有了。”
国语辞典因病而显得虚弱的身躯。病体[bìngtǐ]⒈因病而显得虚弱的身躯。引《薛平贵征辽事略》:「尔父病体未痊,何来?」《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
辞典修订版因病而显得虚弱的身躯。《薛平贵征辽事略》:「尔父病体未痊,何来?」《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
其他释义1.病躯。2.指疾病。
1.梅克夫人与她挚爱的柴可夫斯基终究未能见面。她拖着瘦弱憔悴、已渐渐苍老的病体缓缓走过冬季的树林,穿过豪华的大厅,掩上了身后沉重的门。
2.能治疗狂燥、镇静安神,对防治心血管、贤结石、风湿等疾病体验促进作用。
3.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罗贯中
4.子恒病体初愈,还是要忌酒色的,虽然谢氏娘子不告而辞,但也不能借酒浇愁,贪杯自残啊。
5.医药之家,宜审运气;历数既明,可以察知日月五星躔次,与病体相视乖和逆顺,因而药石针砭,不致差误,大为生民利益。
6.安溪芳茗铁观音,益寿延年六根清。新选名茶黄金桂,堪称妙药保丹心。久服千朝姿容美,能疗百病体态轻。茶叶奇功说不尽,闽南风味故人亲。
7.所以说,燕窝的补益作用极佳,凡久病体虚、羸瘦乏力、气怯食少者,都可把它作为滋补品。
8.手术失血直接造成病人贫血,适当的服用补铁补血剂有助于病体康复。
9.按时睡眠,定量用餐,饮食不防清淡;空气新鲜,心情舒展,户外多加锻炼;助阳驱寒,护脾养肝,保健防病体安;春光灿烂,春风拂面,愿你更加康健!
10.我的母亲病了很久,良医请遍,拜神无数,就是不见好,今天没办法,要杀生祭扫上苍星宿、四山五岳之神,以求得母亲病体早日康复,还望佛祖明示。
读音:bìng
[bìng]
(1)(动)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疾~|心脏~。
(2)(名)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的状态:~了三天。
(3)(名)心病;私弊:弊~。
(4)(名)缺点;错误:语~|通~。
(5)(动)〈书〉祸害;损害:祸国~民。
(6)(动)〈书〉责备;不满:诟~|为世所~。
读音:tǐ,tī
[tǐ]
[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