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流
【拼音】:tōng liú
【注音】:ㄊㄨㄥㄌ一ㄡˊ
【结构】:通(半包围结构)流(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指通行。2.谓货物流通。3.往来走动,交往。通流[tōngliú]⒈指通行。⒉谓货物流通。⒊往来走动,交往。
基础解释指通行。谓货物流通。往来走动,交往。
引证解释⒈指通行。引《管子·水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本经训》:“江淮通流,四海溟涬。”《南史·夷貊传上·西南夷》:“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宋叶适《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开渠港五百餘里,漕輓通流,灌注一郡。”⒉谓货物流通。引《荀子·王制》:“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宋苏轼《论纲梢欠折利害状》:“既免征税,而脚钱又轻,故物货通流。”⒊往来走动,交往。引吴汝纶《<孔叙仲文集>序》:“梅曾二家宾客相通流。”
网络解释通流通流,汉语词汇。
释义1、指通行。2、谓货物流通。3、往来走动,交往。
综合释义指通行。《管子·水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本经训》:“江淮通流,四海溟涬。”《南史·夷貊传上·西南夷》:“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宋叶适《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开渠港五百餘里,漕輓通流,灌注一郡。”谓货物流通。《荀子·王制》:“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宋苏轼《论纲梢欠折利害状》:“既免征税,而脚钱又轻,故物货通流。”往来走动,交往。吴汝纶《<孔叙仲文集>序》:“梅曾二家宾客相通流。”
网友释义通流,汉语词汇。拼音:tōngliú释义:1、指通行。2、谓货物流通。3、往来走动,交往。
英语trafficthroughflowgalvanizationtraffic flow
汉语大词典(1).指通行。《管子·水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本经训》:“江淮通流,四海溟涬。”《南史·夷貊传上·西南夷》:“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宋叶适《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开渠港五百馀里,漕挽通流,灌注一郡。”(2).谓货物流通。《荀子·王制》:“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宋苏轼《论纲梢欠折利害状》:“既免征税,而脚钱又轻,故物货通流。”(3).往来走动,交往。吴汝纶《〈孔叙仲文集〉序》:“梅曾二家宾客相通流。”
1.然后对模型进行了具体的数例求解,得到航班的延迟时间和新的航班时刻,达到了平滑交通流量的目的。
2.由此可见,由这些不相关的部件拼凑起来的郊区的交通流通量是不言而喻的。
3.考虑到当前的油价,交通流量之大令人诧异。
4.车辆行驶的超车跟车过程仿真是交通流建模中的基本问题。
5.汽车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根据道路信息实时选择和调整行驶路线,既可以减少路程花费时间,又可以调整交通流量,一举两得。
6.忘掉交通流量控制吧,以及潜水艇和战斗机上的智能显示器。
7.利用数据聚类理论和方法对各天的路段上的交通流速度进行了聚类分析,验证了速度数据的周相似的性质,总结出了速度数据的分类表。
8.对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氮而言,不采用高交通流量地区监测站的数据对统计结果的影响会更大。
9.照普通流行的说法,他们同床异梦。有时他会遇到某个年轻活泼风趣的女人,相形之下,他的太太似乎大大不如。但是这种艳遇引起的不满是短暂的,因为他必须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利害得失。
10.如图所示白色车行道分界线,用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
读音:tōng,tòng
[tōng]
[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读音:liú
[liú]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
(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
(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
(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
(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
(6)(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
(7)(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
(8)(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