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信条
【拼音】:shí jiǔ xìn tiáo
【注音】:ㄕˊㄐ一ㄡˇㄒ一ㄣˋㄊ一ㄠˊ
【繁体】:十九信條
词语解释指1911年(宣统三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十九信条[shíjiǔxìntiáo]⒈指1911年(宣统三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基础解释指年(宣统三年)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引证解释⒈指1911年(宣统三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宪骗局,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引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这个宪法草案也总结了从清朝末年以来关于宪法问题的经验,从清末的‘十九信条’起,到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直到蒋介石的伪宪法。”
网络解释十九信条(十九信条)指1911年(宣统三年)11月清政府为对抗武昌起义而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宪骗局,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皇帝有权任命总理和国务大臣,海陆军直接由皇帝统帅。对人民的权利只字未提。
综合释义指1911年(宣统三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宪骗局,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这个宪法草案也总结了从清朝末年以来关于宪法问题的经验,从清末的‘十九信条’起,到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直到蒋介石的伪宪法。”十九信条[指@@@@@年@@@@@宣统三年@@@@@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宪骗局,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指@@@@@年@@@@@宣统三年@@@@@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宪骗局,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
其他释义1.指1911年(宣统三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宪骗局,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
1.预备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妥协,导致了“十九信条”之出台。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jiǔ
[jiǔ]
[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读音:xìn,shēn
[xìn]
[ xìn ]1.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信仰。信徒。
4.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2”。
8. 姓。
[ shēn ]1. 古同“伸”,舒展开。
2. 古同“伸”,表白。
读音:tiáo,tiāo
[tiáo]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
2. 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
3. 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4. 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5. 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
6.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