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卖
【拼音】:gōng mài
【结构】:公(上下结构)卖(上下结构)
【简体】:公卖
【繁体】:公賣
词语解释1.旧时以官设部门售卖某种物品。如烟酒公卖﹑食盐公卖等。2.旧时依据法律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法进行的强制售卖。其公卖物谓之公卖品。公卖[gōngmài]⒈旧时以官设部门售卖某种物品。如烟酒公卖、食盐公卖等。⒉旧时依据法律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法进行的强制售卖。其公卖物谓之公卖品。
引证解释⒈旧时以官设部门售卖某种物品。如烟酒公卖、食盐公卖等。引《新华日报》1940.9.13:“在重庆就有若干公卖处,每日约供给了全市半数的食米。”⒉旧时依据法律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法进行的强制售卖。其公卖物谓之公卖品。
汉语大词典(1).旧时以官设部门售卖某种物品。如烟酒公卖、食盐公卖等。《新华日报》1940.9.13:“在重庆就有若干公卖处,每日约供给了全市半数的食米。”(2).旧时依据法律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法进行的强制售卖。其公卖物谓之公卖品。
国语辞典依法律的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式整批售卖物品,如:「烟酒公卖」。公卖[gōngmài]⒈依法律的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式整批售卖物品。⒉依法令规定由政府设局制造售卖物品。例如:「烟酒公卖」。
辞典修订版依法律的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式整批售卖物品。依法令规定由政府设局制造售卖物品,如:「菸酒公卖」。
辞典简编版政府依法令规定设局制造售卖物品。 【造句】菸酒公卖
1.靠南昌路公卖局属二号门,通称总务门,包括外烩餐车或补给都由此处进入。
2.玉山官邸传出警卫官中弹身亡之初,台当局“国安局”防堵消息外泄,不仅使出障眼法希望外界以为是台“公卖局”出事,也不与警方配合。
3.之后,游客们还将被安排参观韩国特产紫水晶加工厂,以及高丽人参公卖局。
4.而且商家军进驻苏州之后,不仅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而且公买公卖,还在城中修路补墙,做了不少有益于民的好事,确实不愧为仁义之师。
5.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许妄取民间一针一线。
6.下午前往紫水晶厂、高丽人参公卖局和化妆品专卖自由购物,晚上参观著名的华克山庄,游客可自费观看华克表演或逛免税店。
7.自己这些草原民族,怕的就是牛马卖不出去,买不着盐、茶、酒等等的物资,现在有地方可以公买公卖了,自己部落的生活可就好得多了。
8.小的倒是遇见过红匪,待人倒也和气,并不打骂,也不劫财,收购我们的物品也是公买公卖。
9.这时徐茂功又告诉人去张贴安民布告,约法三章,不准兵将跟百姓作对,让铺户照常营业,公买公卖。
10.然而现在已经更没有书桌;雅片虽然已经公卖,烟具是禁止的,吸起来还是十分不容易。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读音:mài
[mài]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