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桂
【拼音】:shī guì
【注音】:ㄕㄍㄨㄟˋ
【结构】:失(独体结构)桂(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指科举落第。唐人谓登科为折桂﹐故称。失桂[shīguì]⒈指科举落第。唐人谓登科为折桂,故称。
引证解释⒈指科举落第。唐人谓登科为折桂,故称。参见“折桂”。引唐卢纶《送魏广下第归扬州》诗:“独归初失桂,共醉忽停杯。”
网络解释失桂失桂是汉语词汇,拼音为shīguì,指科举落第。
网友释义《晋书》卷五十二〈郤诜列传〉~443~以对策上第,拜议郎。母忧去职。诜母病,苦无车,及亡,不欲车载柩,家贫无以韨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开户,朝夕拜哭。养鸡种蒜,竭其方术。丧过三年,得马八匹,舆柩至冢,负土成坟。未毕,召为征东参军。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吏部尚书崔洪荐诜为左丞。及在职,尝以事劾洪,洪怨诜,诜以公正距之,语在洪传。洪闻而惭服。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诜官,帝曰:「吾与之戏耳,不足怪也。」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四方声誉。卒于官。子延登为州别驾。
汉语大词典指科举落第。唐人谓登科为折桂,故称。唐卢纶《送魏广下第归扬州》诗:“独归初失桂,共醉忽停杯。”参见“折桂”。
其他释义1.指科举落第。唐人谓登科为折桂﹐故称。
读音:shī
[shī]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读音:guì
[guì]
(1)(名)肉桂:~皮。
(2)(名)木犀:金~|~花。
(3)(名)月桂树:~冠。
(4)(名)桂皮树。
(5)(名)桂江;水名;在广西。
(6)(名)广西的别称。
(7)(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