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項
【拼音】:yì xiàng
【结构】:義(上下结构)項(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义项yìxiàng。(1)字典、词典里按照意义于同一条目中列出的项目。
网络解释义项百科多义词中,每一个不同概念意义事物的叙述内容称为义项。
网友释义义项的概念百科多义词中,每一个不同概念意义事物的叙述内容称为义项。义项的组成每一个义项,具有独立的义项名、百科名片、正文、参考资料等内容。义项名义项名是对词条名所指代事物作明确识别的词组,是义项内容说明。义项名一般为事物的属性、从属关系等。义项内容义项内容包括,义项的百科名片、义项正文、参考资料等内容,是对词条义项信息的表达。1编写原则编辑规则需要给原有的义项和新增加的义项都写一个“义项描述”,让浏览者能分清楚同名的两个事物,请勿使用词条名作为原有义项的义项名。示例词条名:环太平洋原有义项描述:地理区域新增义项描述:2013年美国科幻电影整体原则义项名需对义项事物作明确识别,应为最能代表义项...
国语词典字典词典中,同一个词目内按意义的差别,列举出的各个项目。如:「这个词同时存在有本意和引申义,其义项必须分成两个。」
读音:yì
[yì]
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
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
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
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
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7.姓。如漢代有義縱。
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
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
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