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
【拼音】:pō shuǐ jié
【注音】:ㄆㄛㄕㄨㄟˇㄐ一ㄝˊ
【词性】:名词。
【结构】:泼(左右结构)水(独体结构)节(上下结构)
【简体】:泼水节
【繁体】:潑水節
词语解释泼水节Pōshǔijié。(1)中国傣族和亚洲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在傣历六月或七月(清明节前后十日左右)。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泼水节[pōshǔijié]⒈中国傣族和亚洲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在傣历六月或七月(清明节前后十日左右)。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英Water-sprinklingFestivalofDaiandsomeotherminoritynationalities;
基础解释中国傣族和亚洲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在傣历六月或七月(清明节前后十日左右)。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
引证解释⒈我国傣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时当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进行拜佛、赛龙舟等活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都在每年公历四月中旬过这个节日。引张长《泼水节·泼水》:“傣寨的泼水节啊,是一个欢乐的海洋!”《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一九六〇年四月,在缅甸人民欢度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的时候,总理第五次访问了我们的友好邻邦缅甸。”
网络解释泼水节(少数民族节日)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汉语大词典我国傣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时当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进行拜佛、赛龙舟等活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都在每年公历四月中旬过这个节日。张长《泼水节·泼水》:“傣寨的泼水节啊,是一个欢乐的海洋!”《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一九六○年四月,在缅甸人民欢度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的时候,总理第五次访问了我们的友好邻邦缅甸。”
国语辞典东南亚一带的新年习俗。象征洗涤罪恶和除旧布新。我国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亦有此风俗。泼水节[pōshuǐjié]⒈东南亚一带的新年习俗。象征洗涤罪恶和除旧布新。我国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亦有此风俗。
辞典修订版东南亚一带的新年习俗。象徵洗涤罪恶和除旧布新。我国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亦有此风俗。
英语the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
法语Songkran
其他释义傣族等民族的新年传统节日。在傣历6、7月(公历4月中旬)。节期三至四天。节日期间,人们将清水泼向亲友同胞,表示祝福消灾,庆贺战胜邪恶的胜利。此外,还举行赛龙船、放高升、丢包、歌舞等活动。
1.魔王的头终于化为灰烬,除旧布新的泼水节也由此成为习俗。
2.本人刚参加少数民族泼水节回来活动中有人突然大叫:阿里咯比样,恼斯泼我,戏册来!导游解释泼水表示祝福游客嚷到:册那侬当我港度啊,咯比样用开斯!
3.每逢傣历新年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上新房、升佛爷、婚嫁和孩子满月等喜庆场合,傣家人都要请章哈演唱。
4.泼水节那天,江边红男绿女,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5.虽然每个行人的身上从头到脚都湿透了,但人们还是乐此不彼,因为这是傣家人的泼水节,傣家人送出的吉祥水。
6.紧急通知:泼水节这天,努力工作,老板会朝你泼薪水;真心相爱,爱人会朝你泼爱水;真诚以待,朋友会朝你泼糖水;收到短信不回,你就等着泼凉水吧。
7.新北市中和区南势角是缅甸和泰国归侨聚居最多的地区,每年举办泼水节,已成为地方的特殊民俗景点。
8.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中旬,即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
9.不,水灯节是仅次于泼水节第二大的节庆喔!
10.泼水节到了,发条短信祝福你,泼一泼水,泼掉工作的疲惫,泼去生活的烦恼,我对你的祝福从不缩水,你去年欠我的那顿饭什么时候请?可别让我望穿秋水。
读音:pō
[pō]
(1)(动)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洒;使散开:扫地时先~一点水。(形)蛮横不讲理。
(2)(动)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洒;使散开:扫地时先~一点水。(形)〈方〉有魄力:扫地时先~一点水。(形)〈方〉有魄力
读音:shuǐ
[shuǐ]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读音:jié,jiē
[jié]
[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