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眠
【拼音】:wèng mián
【注音】:ㄨㄥˋㄇ一ㄢˊ
【结构】:瓮(上下结构)眠(左右结构)
【繁体】:甕眠
词语解释晋·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瓮眠[wèngmián]⒈晋·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
引证解释⒈晋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引唐元稹《饮致用神麯酒三十韵》:“瓮眠思毕卓,糟藉忆刘伶。”
网络解释瓮眠晋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
综合释义晋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唐元稹《饮致用神麯酒三十韵》:“瓮眠思毕卓,糟藉忆刘伶。”
网友释义wèngmiánㄨㄥˋㄇㄧㄢˊ瓮眠(甕眠)晋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瓮眠思毕卓,糟藉忆刘伶。”
汉语大词典晋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瓮眠思毕卓,糟藉忆刘伶。”
其他释义1.晋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
读音:wèng
[wèng]
(1)(名)一种盛水、酒等的陶器。
(2)姓。
读音:mián
[mián]
(1)(名)睡眠:催~|失~|冬~|休~。
(2)(名)某些动物在一段时间内不动不吃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