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状
【拼音】:shì zhuàng
【注音】:ㄕˋㄓㄨㄤˋ
【结构】:事(独体结构)状(左右结构)
【繁体】:事狀
词语解释1.事实情况。2.犹行状。3.指诉状所陈之事。事状[shìzhuàng]⒈事实情况。⒉犹行状。⒊指诉状所陈之事。
基础解释事实情况。行状。3.指诉状所陈之事。
引证解释⒈事实情况。引汉王充《论衡·四讳》:“诸工技之家,説吉凶之占,皆有事状。”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武陵太守闻娥(李娥)死復生,召见,问事状。”鲁迅《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用数顷刻,遂知种种作风,种种作者,种种所写的人和物和事状。”⒉犹行状。引明李东阳《储处士传》:“自述事状以告於太史氏,请为传以传。”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福田先生﹞篤行君子也,数为余述诵两世事状。”⒊指诉状所陈之事。引《隋书·柳彧传》:“彧据案而坐,立素於庭,辩詰事状。”
网络解释事状事状的释义是事实情况,犹行状,诉状所陈之事,出自《论衡·四讳》
综合释义事实情况。汉王充《论衡·四讳》:“诸工技之家,説吉凶之占,皆有事状。”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武陵太守闻娥(李娥)死復生,召见,问事状。”鲁迅《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用数顷刻,遂知种种作风,种种作者,种种所写的人和物和事状。”犹行状。明李东阳《储处士传》:“自述事状以告於太史氏,请为传以传。”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福田先生﹞篤行君子也,数为余述诵两世事状。”指诉状所陈之事。《隋书·柳彧传》:“彧据案而坐,立素於庭,辩詰事状。”
汉语大词典(1).事实情况。汉王充《论衡·四讳》:“诸工技之家,说吉凶之占,皆有事状。”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武陵太守闻娥(李娥)死复生,召见,问事状。”鲁迅《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用数顷刻,遂知种种作风,种种作者,种种所写的人和物和事状。”(2).犹行状。明李东阳《储处士传》:“自述事状以告于太史氏,请为传以传。”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福田先生﹞笃行君子也,数为余述诵两世事状。”(3).指诉状所陈之事。《隋书·柳彧传》:“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辩诘事状。”
1.不过更为主要的是为了询问这些路过的官兵战事状况,和平时期还有生意这么一说,若是等到了大难临头炮火连天,那便只能变卖家当逃命了。
2.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二二《转对条上四事状》,四部丛刊本。
3.词中引用的“三朝”“绿踏油”“板板六十四”,都是镇江特有的方言,叙事状物,惟妙惟肖,老镇江人读起来是津津有味。
4.2004年6月,嘉德第81期周末拍卖会1747号拍品,一张旧扇片,标示为王素作品,所画张三丰、钟馗、崔珏三位鬼域的君子赋闲无事状。
5.叠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段之一,其主要修辞功能是抒情、叙事、状物、摹声.(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6.叠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段之一,其主要修辞功能是抒情、叙事、状物、摹声.
7.2004年6月,嘉德第81期周末拍卖会1747号拍品,一张旧扇片,标示为王素作品,所画张三丰、钟馗、崔珏三位鬼域的君子赋闲无事状。(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shì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读音:zhuàng
[zhuàng]
(1)(动)形态:~态|奇形怪~。
(2)(名)情况:~况|病~。
(3)(动)陈述或描摹:~语|~其事。
(4)(名)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纸|~子|行~。
(5)(名)褒奖、委任等文件:奖~|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