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峡
【拼音】:kuí xiá
【注音】:ㄎㄨㄟˊㄒ一ㄚˊ
【结构】:夔(上下结构)峡(左右结构)
【简体】:夔峡
【繁体】:夔峽
词语解释即瞿塘峡。夔峡[kuíxiá]⒈即瞿塘峡。
引证解释⒈即瞿塘峡。参见“瞿塘峡”、“夔门”。引宋苏轼《八阵图》诗:“唯餘八阵图,千古壮夔峡。”
网络解释夔峡夔(kuí)峡,瞿塘峡的别称。夔门位于长江三峡的西端入口处,扼守瞿塘峡之西门,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称其为夔门,瞿塘峡也因而得名夔峡。
综合释义即瞿塘峡。宋苏轼《八阵图》诗:“唯餘八阵图,千古壮夔峡。”参见“瞿塘峡”、“夔门”。
汉语大词典即瞿塘峡。宋苏轼《八阵图》诗:“唯馀八阵图,千古壮夔峡。”参见“瞿塘峡”、“夔门”。
国语辞典瞿塘峡的别称。参见「瞿塘峡」条。夔峡[kuíxiá]⒈瞿塘峡的别称。参见「瞿塘峡」条。
其他释义1.即瞿塘峡。
1.乾元二年,他弃官华州,流离秦蜀,栖迟夔峡,飘蓬沅湘,最终病死孤舟。
2.因为奉节古称夔州,所以叫它夔门,瞿塘峡因此也有“夔峡”之称。
3.他每年要到三峡几次,夔峡最高的桃子山,巫峡最高的神女峰,西陵峡最高的黄牛岩,鹰嘴岩,无不留下他的足迹。
读音:kuí
[kuí]
1.古代传说中一种形状像龙而只有一足的动物。
2.夔州,古地名,在今重庆奉节一带。
读音:xiá
[xiá]
(名)两山夹水的地方:~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