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女泉
【拼音】:dù nǚ quán
【注音】:ㄉㄨˋㄋㄩˇㄑㄨㄢˊ
【结构】:妒(左右结构)女(独体结构)泉(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妬女泉'。2.泉名。
基础解释亦作/'妬女泉/'。泉名。
引证解释⒈亦作“妬女泉”。泉名。参见“妒女”。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并州妬女泉,妇人不得艳妆綵服至其地,必兴云雨。一云是介推妹。”《魏书·地形志上》:“乐平郡……有井陘关、苇泽关、董卓城、妒女泉及祠。”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并州石艾、寿阳二界有妬女泉,有神庙,泉水沉洁澈千丈。祭者投钱及羊骨,皎然皆见。”
网络解释妒女泉妒女泉,亦作“妬女泉”。泉名。
综合释义亦作“妬女泉”。泉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并州妬女泉,妇人不得艳妆綵服至其地,必兴云雨。一云是介推妹。”《魏书·地形志上》:“乐平郡……有井陘关、苇泽关、董卓城、妒女泉及祠。”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并州石艾、寿阳二界有妬女泉,有神庙,泉水沉洁澈千丈。祭者投钱及羊骨,皎然皆见。”参见“妒女”。妬女泉。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并州妬女泉,妇人不得艳妆綵服至其地,必兴云雨。一云是介推妹。”《魏书·地形志上》:“乐平郡……有井陘关、苇泽关、董卓城、妒女泉及祠。”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并州石艾、寿阳界有妬女泉,有神庙,泉水沉洁澈千丈。祭者投钱及羊骨,皎然皆见。”。
汉语大词典亦作“妒女泉”。泉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并州妒女泉,妇人不得艳妆綵服至其地,必兴云雨。一云是介推妹。”《魏书·地形志上》:“乐平郡……有井陉关、苇泽关、董卓城、妒女泉及祠。”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并州石艾、寿阳二界有妒女泉,有神庙,泉水沉洁澈千丈。祭者投钱及羊骨,皎然皆见。”参见“妒女”。《汉语大词典》:妒女 拼音:dùnǚ亦作“妒女”。传说为介之推之妹。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俗传妒女者,介之推妹。与兄竞,去泉百里,寒食不许举火,至今犹然。女锦衣红鲜,装束盛服,及有人取山丹、百合经过者,必雷风电雹以震之。”
读音:dù
[dù]
(形)忌恨别人比自己好:忌~。
读音:nǚ,rǔ
[nǚ]
[ nǚ ]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 )女。
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 rǔ ]1. 古同“汝”,你。
读音:quán
[quán]
(1)(名)泉水:矿~|甘~。
(2)(名)泉眼。
(3)(名)钱币的古称:~币。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