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藏
【拼音】:wū sī cáng
【注音】:ㄨㄙㄘㄤˊ
【结构】:乌(独体结构)斯(左右结构)藏(上下结构)
【繁体】:烏斯藏
词语解释元明时对西藏的称呼。乌斯藏[wūsīcáng]⒈元明时对西藏的称呼。
引证解释⒈元明时对西藏的称呼。引清赵翼《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旄牛徼外乌斯藏,传是耆闍古灵隩。”清魏源《圣武记》卷三:“初,噶尔丹既败走,后收残卒千餘,欲西投乌斯藏。”
网络解释乌斯藏(藏族及西藏的古称)明代称西藏为“乌斯藏”。乌斯藏,在云南西徼外,去云南丽江府千余里,四川马湖府千五百余里,陕西西宁卫五千余里。其地多僧,无城郭。群居大土台上,不食肉娶妻,无刑罚,亦无兵革,鲜疾病。佛书甚多,《楞伽经》至万卷。其土台外,僧有食肉娶妻者。元世祖尊八思巴为大宝法王,锡玉印,既没,赐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佐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自是,其徒嗣者咸称帝师。
综合释义元明时对西藏的称呼。清赵翼《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旄牛徼外乌斯藏,传是耆闍古灵隩。”清魏源《圣武记》卷三:“初,噶尔丹既败走,后收残卒千餘,欲西投乌斯藏。”
汉语大词典元明时对西藏的称呼。清赵翼《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旄牛徼外乌斯藏,传是耆阇古灵隩。”清魏源《圣武记》卷三:“初,噶尔丹既败走,后收残卒千馀,欲西投乌斯藏。”
其他释义1.元明时对西藏的称呼。
1.姐姐好心计,只不过这也仅仅是权宜之计,不知将来是挥师东进还是西征亦力把里抑或南定乌斯藏?
读音:wū,wù
[wū]
[ wū ]黑色的:乌发、乌木、乌云。
乌鸦:月落乌啼。
[ wù ][乌拉]同“靰鞡”。
读音:sī
[sī]
(1)(代)这;这个;这里。
(2)(副)乃;就。
读音:cáng,zàng
[cáng]
[ cá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 zàng ]1.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