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卿舌
【拼音】:jūn qīng shé
【注音】:ㄐㄨㄣㄑ一ㄥㄕㄜˊ
【结构】:君(上下结构)卿(左中右结构)舌(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善于辞令君卿舌[jūnqīngshé]⒈见“君卿唇舌”。
基础解释见“君卿脣舌”。后因用为善于辞令之典。
引证解释⒈见“君卿脣舌”。
汉语大词典见“君卿唇舌”。《汉语大词典》:君卿唇舌(君卿唇舌) 拼音:jūnqīngchúnshé亦作“君卿唇舌”。亦作“君卿喉舌”。亦作“君卿舌”。《汉书·游侠传·楼护》:“楼护字君卿……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后因用为善于辞令之典。宋吕本中《紫微诗话》:“﹝范元实﹞尝有诗云:‘夷甫雌黄须倚阁,君卿唇舌要施行。’”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草屈子云《玄》,谈卷君卿舌。”清吴伟业《楚两生行》:“一生拄颊高谈妙,君卿唇舌淳于笑。”唇,一本作“喉”。
其他释义1.见'君卿唇舌'。
读音:jūn
[jūn]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
读音:qīng
[qīng]
(1)(名)古时高级官员:~相。
(2)(名)古时君称臣。
(3)(名)古时夫妻或好朋友之间表示亲爱的称呼。
(4)(名)(Qīnɡ)姓。
读音:shé
[shé]
(1)(名)舌头。
(2)(名)像舌头的东西:火~。
(3)(名)铃或铎中的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