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臘
【拼音】:jiāo là
【注音】:ㄐ一ㄠㄌㄚˋ
【结构】:胶(左右结构)臘(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胶蜡其石质坚硬,硬度与冻腊大致相同,但其透明度大大低于冻腊,大多成半透明或微透明。⒈胶葛。交错纷乱貌。
综合释义石质坚硬,硬度与冻腊大致相同,但其透明度大大低于冻腊,大多成半透明或微透明。颜色有黄色、白色、黄白色、青白色、也有暗红色等。该石的最大特点是透明度较低,整体颜色相当的一致,因此很少存在棉点现象,特别是白色胶腊冻很像羊脂白玉。
其他释义1.胶葛。交错纷乱貌。
读音:jiāo
[jiāo]
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
2.用胶粘:~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上。不可~于成规。
3.像胶一样黏的:~泥。
4.指橡胶:~皮。~鞋。~布。
5.姓。
读音:là
[là]
1.歲終時合祭眾神的祭祀。《說文解字》:“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後漢書•卷四十六•陳寵傳》:“閉門不出入,猶用漢家祖臘。”
2.陰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唐•李頻《湘口送友人詩》:“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醉及新年。”《鏡花緣•第七回》:“遊來遊去,業已半載,轉瞬臘盡春初。”
3.僧受戒得度的年歲。唐•劉禹錫《唐故衡嶽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問年八十二,問臘六十一。”《景德傳燈錄•卷四•第一世法融禪師》:“壽六十四,臘四十一。”
4.醃製的肉類:“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