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军
【拼音】:yǔ lín jūn
【注音】:ㄩˇㄌ一ㄣˊㄐㄨㄣ
【结构】:羽(左右结构)林(左右结构)军(上下结构)
【简体】:羽林军
【繁体】:羽林軍
词语解释禁卫军名。羽林军[yǔlínjūn]⒈禁卫军名。
引证解释⒈禁卫军名。参见“羽林”。引《新唐书·兵志》:“高宗龙朔二年,始取府兵越骑、步射置左右羽林军,大朝会则执仗以卫阶陛,行幸则夹驰道为内仗。”明何景明《驾出》诗:“九重玄武仗,万岁羽林军。”清孙枝蔚《劝酒效乐天》诗:“持戈向边塞,不如羽林军。”
网络解释羽林军(中国古代皇帝禁军)羽林军,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西汉武帝时期创立。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
综合释义禁卫军名。《新唐书·兵志》:“高宗龙朔二年,始取府兵越骑、步射置左右羽林军,大朝会则执仗以卫阶陛,行幸则夹驰道为内仗。”明何景明《驾出》诗:“九重玄武仗,万岁羽林军。”清孙枝蔚《劝酒效乐天》诗:“持戈向边塞,不如羽林军。”参见“羽林”。羽林军[yǔlínjūn]古代禁卫军的名称。参见「羽林」条。
汉语大词典禁卫军名。《新唐书·兵志》:“高宗龙朔二年,始取府兵越骑、步射置左右羽林军,大朝会则执仗以卫阶陛,行幸则夹驰道为内仗。”明何景明《驾出》诗:“九重玄武仗,万岁羽林军。”清孙枝蔚《劝酒效乐天》诗:“持戈向边塞,不如羽林军。”参见“羽林”。
国语辞典古代禁卫军的名称。参见「羽林」条。羽林军[yǔlínjūn]⒈古代禁卫军的名称。参见「羽林」条。近御林军
其他释义1.禁卫军名。
近义词 御林军
1.大汉羽林军与罗马军团正面对决,谁又是雄霸之主?汉元千年是什么时代?唐?宋?还是元明?这是一个让无数人都魂牵梦绕的问题。
2.凡在京城内外旗籍,除世爵有世禄,得俸较丰,足赡身家,及各参领佐领本有职事俸禄,编入羽林军籍不计外,其余应请饬下九门提督照领粮户口,查明档册。
3.在这以前,罗格已开过那种恶例,他不许法国羽林军士俘虏普鲁士士兵,违者处死。
4.觊觎,敢对一个刚刚当上皇帝的人用这样的两个字,也只有掌控整个羽林军兼顾手握半块帅印的邱凌涯。
5.接着,任命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五营将士屯驻于洛阳都亭,增修兵械,捍卫京师。
6.圣上在羽林军与这些虎贲卫的拼死护送下才得以逃脱,一路上跨州越郡,终于来到这扬州地界。
7.他原是旧羽林军里的一名下级军官。
8.那点锐不可当的残余也被歼灭了,羽林军覆没了。
9.城墙上还有羽林军驻守,可凭借宗人府出示的证明,这些学子们,俱都能登城游玩。
10.她逃了出来,想逃去自己的家乡西域,结果他带着羽林军追了出来。
读音:yǔ
[yǔ]
(1)(名)羽毛。
(2)(名)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参看
读音:lín
[lín]
(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
(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
(3)(名)林业:农~牧副渔。
(4)(名)(Lín)姓。
读音:jūn
[jūn]
(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
(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