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辦
【拼音】:mǎi bàn
【结构】:買(上下结构)辦(左中右结构)
词语解释买办mǎibàn。(1)。(2)。
网络解释买办买办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和经理人。这类被外商雇用之商人通常外语能力强,一方面可作为欧美商人与中国商人的翻译,也可处理欧美国家商界与中国政府之双向沟通。除此,这类型商人还可自营商铺,因此致富者颇众。例如台湾19世纪中叶的首富富商李春生即为买办出身。他的买办身份,甚至延续到台湾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网友释义买办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和经理人。这类被外商雇用之商人通常外语能力强,一方面可作为欧美商人与中国商人的翻译,也可作为欧美国家商界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沟通。鸦片战争前,在广州经营对外贸易的公行中就已设置买办为外商服务。当时的买办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为停泊在黄埔﹑澳门水域的外商船只采买物料及食品的商船买办;一类是在外商商馆中代外商管理总务及现金的商馆买办。买办一职,中国人不得随便充当,外商亦不能任意选雇,受到清政府的严格控制。
法语comprador
国语词典主管采买货物的人。
读音:mǎi
[mǎi]
1.“买”的繁体字。
2.以金錢購進物產:“買田”﹑“買書”﹑“買空賣空”。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唐•柳渾《牡丹詩》:“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顆。”
3.求取。《南史•卷六十九•虞荔傳》:“寄聞之歎曰:‘美盛德之形容,以申擊壤之情耳,吾豈買名求仕者乎?’”宋•蘇軾《荔枝歎》:“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4.姓。如五代有買叔午,宋代有買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