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宣
【拼音】:zhāo xuān
【注音】:ㄓㄠㄒㄨㄢ
【结构】:昭(左右结构)宣(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明宣。昭宣[zhāoxuān]⒈明宣。
引证解释⒈明宣。引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降俊明以镜鑑,廻风猷以昭宣。”明高攀龙《<高子遗书>序》:“忠孝节义神明也,有不昭宣,是神明之冥顽不灵也。”
网络解释昭宣zhāoxuānㄓㄠㄒㄨㄢ
综合释义明宣。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降俊明以镜鑑,廻风猷以昭宣。”明高攀龙《<高子遗书>序》:“忠孝节义神明也,有不昭宣,是神明之冥顽不灵也。”昭宣[zhāoxuān]
汉语大词典明宣。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降俊明以镜鉴,回风猷以昭宣。”明高攀龙《〈高子遗书〉序》:“忠孝节义神明也,有不昭宣,是神明之冥顽不灵也。”
其他释义1.明宣。
1.笔者正是在前人与时贤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历史时间界定在西汉昭宣时期,着重对此时期的循吏作了深入探讨。
2.其后卒因中枢决策攸宜,全国军民同心一德,昭宣正义,使倡乱者慑服悔祸,事变得以弭正。
3.公元907年,为求在乱世中苟全性命,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年仅十六岁的昭宣帝李柷,将帝位禅让给四镇节度使、梁王朱温。
4.迁豪入陵县是西汉颇富特色的政策,自高帝至昭宣一直施行。
5.盐铁论、昭宣中兴、西域都护。
6.霍光辅政、盐铁论、昭宣中兴、西域都护。
7.公元907年,为求在乱世中苟全性命,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年仅十六岁的昭宣帝李柷,将帝位禅让给四镇节度使、梁王朱温。[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85686/造句]
8.迁豪入陵县是西汉颇富特色的政策,自高帝至昭宣一直施行。【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zhāo
[zhāo]
(1)(形)明显;显著:~著。
(2)(动)〈书〉表明;显示:~示|~然若揭。
读音:xuān
[xuān]
(1)(动)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德|~读|~传。
(2)(动)疏导:~泄。
(3)(动)宣召。
(4)(名)指安徽宣城。
(5)(名)指宣纸。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