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画
【拼音】:āo bǎn huà
【结构】:凹(独体结构)版(左右结构)画(半包围结构)
【简体】:凹版画
【繁体】:凹版畫
词语解释将油墨或颜料填入版面上凹陷的部分,然后拓印在纸上而成的绘画作品。如铜版画。
读音:āo,wā
[āo]
[ āo ]1. 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凹凸不平。凹透镜。凹版印刷(印刷术之一,与“凸版印刷”相反)。
[ wā ]1. 同“洼”(用于地名):碾子凹(在陕西)。
读音:bǎn
[bǎn]
(1)(名)上边有文字或图形等供印刷用的底子:铜~|排~。
(2)(名)指出版:~权|~税。
(3)(名)印刷品排印的次数:初~|再~。
(4)(名)报纸的一面:头~|国际~。
(5)(名)古代指户籍或地图;后泛指疆域:~图。
读音:huà
[huà]
(1)(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基本义):~画儿|~人像|~山水。
(2)(名)(~儿)画成的艺术品:山水~|年~|风景~。
(3)(形)用画儿装饰的:~屏|~栋雕梁。
(4)(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线|~押。
(5)(名)汉字的一笔称一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