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监
【拼音】:tiān jiàn
【繁体】:天監
词语解释⒈ 上天的监视。⒉ 指皇帝的鉴察。天监[tiānjiàn]⒈上天的监视。⒉指皇帝的鉴察。
引证解释⒈ 上天的监视。引:《诗·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佑仁。”⒉ 指皇帝的鉴察。引:唐刘禹锡《为杜司徒让度支盐铁等使表》:“輒罄愚诚,冀迴天监。”⒈上天的监视。引《诗·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佑仁。”⒉指皇帝的鉴察。引唐刘禹锡《为杜司徒让度支盐铁等使表》:“輒罄愚诚,冀迴天监。”
网友释义天监(502年四月~519年十二月)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一个年号。南朝梁使用这个年号共17年。中兴二年,齐和帝萧宝融禅位于萧衍,梁建国,改元。
汉语大词典(1).上天的监视。《诗·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佑仁。”(2).指皇帝的鉴察。唐刘禹锡《为杜司徒让度支盐铁等使表》:“辄罄愚诚,冀回天监。”
国语辞典⒈ 上天对下民的监视。引:《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⒉ 梁武帝萧衍的年号(西元502~519)。天监[tiānjiān]⒈上天对下民的监视。引《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⒉梁武帝萧衍的年号(西元502~519)。
辞典修订版上天对下民的监视。《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佑仁。」梁武帝萧衍的年号(公元502~519)。
其他释义1.上天的监视。2.指皇帝的鉴察。
1.迨清人入关,续采西法,颁行天下,并任命汤若望、南怀仁入钦天监为官。
2.每天监测你的基础体温,就可以预测自己什么时候排卵;进而可以帮助你测定什么时候最可能怀孕。
3.您由高天监临,注视您权威下的子孙;您由庄严的王座,视察大地的众庶。
4.那个权倾朝野的男人,那个被称为司天监的男人,在这看似歌舞太平的国家之中发现了其中的暗潮。
5.黄道十三宿我倒是知道,古时有钦天监,分‘大宗伯’、‘占梦’、‘眂祲’‘大史’、‘冯相氏’、‘保章氏’。
6.而在他管理之下,司天监的历法发布、气象预报总是十分准时,东宫殿门挂的天气预测竹牌,每三日一更,我也时常会看上一看。
7.清代钦天监是专门研究天文历法的重要机构。
8.杨光先因直接上书皇帝“摘谬十论”和“请诛邪教”被委以钦天监正,而他对天文历法一窍不通,最终落得个革职杖流的下场。
9.正襟危坐四人,分别是内阁首辅夏言,次辅徐渭,国师金光子,僧空见,以及在一旁神神叨叨搞扶乩的钦天监监正蓝道行。
10.晶晷是用灵石琢磨而成,样子颇为类似钦天监用来测定日影的日晷,一面打磨的光可鉴人,另外一面镂刻着古奥的符文和图案。
读音:tiān
[tiān]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读音:jiān,jiàn
[jiàn]
[ jiān ]1. 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2. 牢,狱:监狱。监押。监禁。坐监。
[ jiàn ]1.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2. 古同“鉴”,镜。
3. 古同“鉴”,借鉴,参考。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