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射击
【拼音】:pò huài shè jí
【简体】:破坏射击
【繁体】:破壞射擊
网友释义为摧毁敌方工事、障碍物、建筑物等目标,使其不能使用所实施的射击。炮兵破坏射击,多采用直接瞄准射击。采用间接瞄准射击时,须选用口径较大、精度较好的火炮和破坏威力大的弹药。
辞典修订版一种从容而精确、以摧毁选定目标为目的之射击。通常此种目标为实质目标,此种射击需用弹着观测人员。除近距离射击外,需要较长时间及大量之弹药。
读音:pò
[pò]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
读音:huài
[huài]
1. 不好的;恶劣的,与“好”相对:坏人。坏事。坏习惯。
2. 东西受了损伤,被毁:破坏。败坏。
3. 坏主意:使坏。
4. 用在某些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忙坏了。
读音:shè
[shè]
[ shè ]1. 放箭:射箭。后羿射日。
2.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射击。扫射。发射。射程。射手。
3.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喷射。注射。
4. 放出光、热、电波等:射电。辐射。射线。照射。反射。
5. 有所指:暗射。影射。
[ yè ]1. 〔射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2. 〔仆射〕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
[ yì ]1. 〔无射〕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b.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
读音:jī
[jí]
(1)(动)打;敲打:~鼓|~掌|旁敲侧~。
(2)(动)攻打:袭~|游~|声东~西。
(3)(动)碰;接触:冲~|撞~|目~(亲眼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