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而不论
【拼音】:cún ér bù lùn
【注音】:ㄘㄨㄣˊㄦˊㄅㄨˋㄌㄨㄣˋ
【词性】:成语。
【简体】:存而不论
【繁体】:存而不論
词语解释存而不论cún’ér-bùlùn。(1)暂时保留起来不进行讨论。存而不论[cúnérbùlùn]⒈暂时保留起来不进行讨论。例这个问题可以暂时存而不论,先讨论其他问题。英leavethequestionopen;
基础解释保留起来不加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暂时~。
综合释义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其源虽出于《洪范》,然既为术数之学,则治经者~可矣。◎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尚书》
汉语大词典把问题搁置起来,不加推究和讨论。《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唐刘餗《〈隋唐嘉话〉序》:“释教推报应之理,余尝存而不论。”《旧唐书·李绛传》:“圣旨所及,实辨邪源。但存而不论,弊斯息矣。”《宋史·陈恕传》:“三教之兴,其来已久,前代毁之者多矣,但存而不论可也。”鲁迅《准风月谈·答“兼示”》:“至于存而不论,那固然也可以,然而论及又有何妨呢?”
国语辞典保留而不加以讨论。存而不论[cúnérbùlùn]⒈保留而不加以讨论。引《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周书·卷四九·异域传上·序》:「求之邹说,诡怪之迹实繁;考之山经,奇谲之词匪一。周、孔存而不论,是非纷而莫辩。」成语解释存而不论
辞典修订版保留而不加以讨论。《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周书.卷四九.异域传上.序》:「求之邹说,诡怪之迹实繁;考之山经,奇谲之词匪一。周、孔存而不论,是非纷而莫辩。」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保留而不加以讨论。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周书˙卷四十九˙异域传上˙序:求之邹说,诡怪之迹实繁;考之山经,奇谲之词匪一。周、孔存而不论,是非纷而莫辩。
出处《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其他释义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1.这件事姑且存而不论,让我们先去一趟办公室再说。
2.所谓‘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依我之见,诸如什么‘重力异常、幻视错觉、磁场效应、四维交错、黑暗物质、飞碟作用、失重现象’之类的可能性都存在。
3.郭沫若新诗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亢奋意识与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感伤意识极不协调,研究者历来对于这一明显的反差存而不论。
4.青蚍蜉说的是对的,但偶也有道理在焉,最好的做法就是各自保留各自意见,存而不论,偶埋头码字,读者诸君看书之余多多投票。
5.这件事情他们也不大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
6.打小就生冷不忌,对神鬼存而不论,所以暂时把书房当灵堂,我做得到。
7.传统观点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是否认死后世界存在的,或者说对死后世界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
8.在对《大地》文学性存而不论的同时,中国作家对赛的不满集中在一点上《大地》歪曲了中国的现状和中国人的形象。
9.也难怪夫子不语怪、力、乱、神;六合之内,存而不论。
10.他们的交往,注重的是大节,对于细微的分歧,多能运用宽容之心,存而不论。
读音:cún
[cún]
(1)(动)活着:生~。
(2)(动)储积:~粮。
(3)(动)保留:~疑。
(4)(动)寄放:~车。
(5)(动)心里怀有:对他~着希望。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lùn,lún
[lùn]
[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