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对
【拼音】:dēng duì
【注音】:ㄉㄥㄉㄨㄟˋ
【结构】:登(上下结构)对(左右结构)
【简体】:登对
【繁体】:登對
词语解释1.谓上朝对答皇帝询问。2.相配、适合。门当户对。3.中国方言。登对[dēngduì]⒈谓上朝对答皇帝询问。⒉门当户对。
引证解释⒈谓上朝对答皇帝询问。引宋孔平仲《孔氏谈苑·活尧舜》:“熙寧中,张唐民登对。”《宋史·赵雄传》:“范成大使金,将行,雄当登对,允文招与之语。”《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元年》:“先是陈升之登对,帝面许擢置中枢。”⒉门当户对。引《廿载繁华梦》第二五回:“单是周庸祐这些门户,要求登对的,实在难得很。”
网络解释登对登对是中国方言,登对只限于男女,不限其他事物。登对也是客家方言俗语,表示合适与般配,但不单指人,也可指物。
综合释义谓上朝对答皇帝询问。宋孔平仲《孔氏谈苑·活尧舜》:“熙寧中,张唐民登对。”《宋史·赵雄传》:“范成大使金,将行,雄当登对,允文招与之语。”《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元年》:“先是陈升之登对,帝面许擢置中枢。”门当户对。《廿载繁华梦》第二五回:“单是周庸祐这些门户,要求登对的,实在难得很。”
网友释义登对是中国方言,登对只限于男女,不限其他事物。登对也是客家方言俗语,表示合适与般配,但不单指人,也可指物。
汉语大词典(1).谓上朝对答皇帝询问。宋孔平仲《孔氏谈苑·活尧舜》:“熙宁中,张唐民登对。”《宋史·赵雄传》:“范成大使金,将行,雄当登对,允文招与之语。”《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元年》:“先是陈升之登对,帝面许擢置中枢。”(2).门当户对。《廿载繁华梦》第二五回:“单是周庸祐这些门户,要求登对的,实在难得很。”
国语辞典相配、适合,如:「这部戏的男女主角是公认最登对的银幕情侣。」登对[dēngduì]⒈相配、适合。例如:「这部戏的男女主角是公认最登对的银幕情侣。」
其他释义1.谓上朝对答皇帝询问。2.门当户对。
1.这是十二宫黄道带中最不登对的组合之一,虽然我听说过有很融洽的组合。
2.一位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曾就此评论说,应该不为斗米折腰,大不了刊登对日态度强硬的韩国的产品广告。
3.吕布心中也知道,敖烈乃是九原太守刘虞的二公子,身家与自己不登对,但是就是有那么一种冲动,脱口就说出了结义的话来。
4.牛郎织女天仙配,莺莺张生西厢会;梁祝化蝶让人醉,宝黛空惹相思泪;露丝杰克人心碎,辣妹最爱是小贝;若问谁和你登对,凤姐与你最般配!
5.正是由于司徒雷登对学生运动一贯持支持态度,使得燕京大学的学生成为反日运动的主力军,燕京大学成为一二九运动的策源地。
6.平凡亦有情趣才能天天相对然后终于变得登对但是平凡人怕感慨怕等待,然后彼比懒于分开。
7.吉姆斯卡登对于这些明显地侵犯其主管领域的行为暴跳如雷。
8.本拉登对米国说:“做鬼我也不会放过你地”。
9.但坐在这对登对的情侣面前,远远看去,我面带笑容,言行得体,但心里却像被入室抢劫过的房间一样,一片狼藉。
10.朋友之间,解意不如远不如会意。我眉一皱,头一点,弦未响,你当解我曲意,这样的绝色聪明才登对。只可惜高山流水是举世无双。
读音:dēng
[dēng]
(1)(动)上、升:~山。
(2)(动)刊登或记载:~记。
(3)(动)踩、踏:用力踩~。
(4)(形)成熟:五谷丰~。
(5)(动)〈方〉穿(鞋、裤等):~上鞋。
读音:duì
[duì]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