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遮斋
【拼音】:wú zhē zhāi
【注音】:ㄨˊㄓㄜㄓㄞ
【结构】:无(独体结构)遮(半包围结构)斋(上下结构)
【繁体】:無遮齋
词语解释1.即无遮大会。无遮斋[wúzhēzhāi]⒈即无遮大会。
基础解释即无遮大会。
引证解释⒈即无遮大会。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韩晋公在浙西时,瓦官寺商人设无遮斋。众中有一年少请弄阁。乃投盖而上……覩者无不毛戴。”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中宗设无遮斋,詔五品以上行香。”
网络解释无遮斋引证解释即无遮大会
综合释义即无遮大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韩晋公在浙西时,瓦官寺商人设无遮斋。众中有一年少请弄阁。乃投盖而上……覩者无不毛戴。”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中宗设无遮斋,詔五品以上行香。”
汉语大词典即无遮大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韩晋公在浙西时,瓦官寺商人设无遮斋。众中有一年少请弄阁。乃投盖而上……睹者无不毛戴。”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中宗设无遮斋,诏五品以上行香。”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zhē
[zhē]
(1)(动)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
(2)(动)拦住。
(3)(动)掩盖。
读音:zhāi
[zhāi]
(1)(动)斋戒。
(2)(名)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
(3)(动)舍饭给僧人:~僧。
(4)(名)屋舍: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