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志
【拼音】:jiàn zhì
【注音】:ㄐ一ㄢˋㄓˋ
【结构】:见(独体结构)志(上下结构)
【繁体】:見志
词语解释1.表明志向。见志[jiànzhì]⒈表明志向。
基础解释表明志向。
引证解释⒈表明志向。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
网络解释见志见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ànzhì,是指表明志向。
综合释义表明志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
汉语大词典表明志向。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
其他释义1.表明志向。
1.嘉谟回归故里后予惟诗以言志,与好友唱和之诗,多是出自于情之所至,信手而来,每题诗见志,随手遣去,并无传世之意。
2.事发时,候见中先砍了候见志父亲,候见志一时冲动,才回家拿刀自卫。
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
4.刚开始,市民还不了解市民巡访团,看见志愿者佩着胸牌上街,都用好奇的眼光看他们,还问市民巡访团是干什么的。【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jiàn,xiàn
[jiàn]
[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读音:zhì
[zhì]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