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土
【拼音】:píng tǔ
【注音】:ㄆ一ㄥˊㄊㄨˇ
【结构】:平(独体结构)土(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1.指平原之地。2.平整土地。平土[píngtǔ]⒈指平原之地。⒉平整土地。
基础解释指平原之地,平整土地。
引证解释⒈指平原之地。引《孟子·滕文公下》:“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汉蔡琰《悲愤诗二章》之一:“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宋梅尧臣《送刘秀才归当涂》诗:“梧桐与竹实,安得在平土。”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初税亩说》:“盖田可井者,必平畴沃壤,班所云平土可以为法者是也。”⒉平整土地。引林斤澜《母女》:“四女儿平土如和面,是个平土家。”
网络解释平土平土是汉语词语,是指平原之地。
综合释义指平原之地。《孟子·滕文公下》:“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汉蔡琰《悲愤诗二章》之一:“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宋梅尧臣《送刘秀才归当涂》诗:“梧桐与竹实,安得在平土。”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初税亩说》:“盖田可井者,必平畴沃壤,班所云平土可以为法者是也。”平整土地。林斤澜《母女》:“四女儿平土如和面,是个平土家。”指平原之地。《孟子·滕文公下》:“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汉语大词典(1).指平原之地。《孟子·滕文公下》:“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汉蔡琰《悲愤诗二章》之一:“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宋梅尧臣《送刘秀才归当涂》诗:“梧桐与竹实,安得在平土。”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初税亩说》:“盖田可井者,必平畴沃壤,班所云平土可以为法者是也。”(2).平整土地。林斤澜《母女》:“四女儿平土如和面,是个平土家。”
1.当斯之时,四渎未通,洪水为害;禹乃决江疏河,通之四渎,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顺流,各归其所,然后人民得去高险,处平土。
2.去年秋,他“强迫”占用机耕地的几家人拆掉房子,推平土地,修出宽整的林带。
3.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新平土司府设立于宋代,大土司李家祖籍在甘肃省陇西县,到李毓芳那一代,因其在清乾隆年间平乱有功,被皇帝诰封为“云骑尉”。
4.在护壁桩设计中,根据桩间水平土拱效应确定的合理桩间距有助于安全经济地发挥护壁桩的支护功能。
5.梁山灯戏是梁平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起源于明正德年间,将民间玩灯舞蹈和秧歌剧的说唱表演形式结合。
6.新化六城,浚金针、白沙等河,平土官岭、侬两姓起事。
7.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并满足俄国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渴望,苏维埃政权决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8.宿州国土局原局长贺平:“土地公”变“财神爷”敛财。
9.梁山灯戏是梁平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起源于明正德年间,将民间玩灯舞蹈和秧歌剧的说唱表演形式结合。[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10.新化六城,浚金针、白沙等河,平土官岭、侬两姓起事。(https://www。chazidian。com/zj-321397/查字典平土造句)
读音:píng
[píng]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读音:tǔ
[tǔ]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