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义
【拼音】:pò yì
【注音】:ㄆㄛˋ一ˋ
【结构】:破(左右结构)义(独体结构)
【繁体】:破義
词语解释1.败坏正义。2.剖析理义。破义[pòyì]⒈败坏正义。⒉剖析理义。
引证解释⒈败坏正义。引《逸周书·武称》:“淫巧破时,淫乐破正,淫言破义。”《淮南子·泰族训》:“孔子曰:‘小辨破言,小利破义,小艺破道。’”《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小辨破义,小道不通,致远恐泥,皆不足以留意。”⒉剖析理义。引宋黄庭坚《送吴彦归番阳》诗:“摹书説偏旁,破义析名家。”
网络解释破义破义,拼音pòyì,汉语词语,意思是败坏正义或剖析理义,出自《逸周书·武称》。
网友释义破义,读音为pòyì,汉语词语,意思是败坏正义出自《逸周书·武称》。
汉语大词典(1).败坏正义。《逸周书·武称》:“淫巧破时,淫乐破正,淫言破义。”《淮南子·泰族训》:“孔子曰:‘小辨破言,小利破义,小艺破道。’”《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小辨破义,小道不通,致远恐泥,皆不足以留意。”(2).剖析理义。宋黄庭坚《送吴彦归番阳》诗:“摹书说偏旁,破义析名家。”
读音:pò
[pò]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