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衣
【拼音】:shí yī
【注音】:ㄕˊ一
【结构】:时(左右结构)衣(独体结构)
【繁体】:時衣
词语解释四时的衣服。时衣[shíyī]⒈四时的衣服。
引证解释⒈四时的衣服。引唐岑参《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省知己》:“时衣天子赐,厨膳大官调。”
网络解释时衣时衣,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híyī,释义为四时的衣服。
汉语大词典四时的衣服。唐岑参《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省知己》:“时衣天子赐,厨膳大官调。”
其他释义1.四时的衣服。
1.他搬家时衣物装了五只箱笼。
2.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来增加些微财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3.同时,衣物分类方法也要考虑好,比如哪里是正装区、休闲服区、家居服区,各自占多大比例等。
4.天寒地冻,马槽里有很多牛只。我在农场长大,我五岁开始挤牛奶,那时衣阿华州也很寒冷,由家里前往牛栏会让人冻僵但到达牛栏后,人感到温暖。
5.秋天色彩斑斓,是看叶登山的好季节。出行时,衣着宜轻便保暖。抹护肤霜,防皮肤干燥皲裂。天气多变,备好感冒药和肠道药。合理安排时间,勿过劳。
6.“好女不穿嫁时衣,好儿不吃分家田”,人总得自力更生,独立坚强地生活。
7.“他的诗中有一句是‘今余一发难从割,梳栉曾经慈手挥’,并且还写道‘幼时衣履均先慈手制,每日晨起梳发尤必手自理之,不忍伤一丝。
8.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9.把丝带的另一端缝在缝子上,当扣住时,衣襻将有一点宽松度,而且在肩部不会产生不适宜的倾斜。
10.我父亲是老实农民,一向奉行‘好儿不卖爷娘地,好女不穿嫁时衣’的古训,对曾家的无理要求不予理睬。
读音:shí
[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读音:yī,yì
[yī]
[ yī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 yì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