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笔驿
【拼音】:chóu bǐ yì
【注音】:ㄔㄡˊㄅ一ˇ一ˋ
【结构】:筹(上下结构)笔(上下结构)驿(左右结构)
【繁体】:籌筆驛
词语解释古驿名。在四川省广元市北八十里。相传诸葛亮出师﹐尝驻军运筹于此。今朝天驿废址即其地。筹笔驿[chóubǐyì]⒈古驿名。在四川省广元市北八十里。相传诸葛亮出师,尝驻军运筹于此。今朝天驿废址即其地。
引证解释⒈古驿名。在四川省广元市北八十里。相传诸葛亮出师,尝驻军运筹于此。今朝天驿废址即其地。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三·保宁府》。引唐杜牧《和殷潜之题筹笔驿》:“永安宫受詔,筹笔驛沉思。”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又《筹笔驛》云,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清赵翼《铁壁关》诗:“料敌好增筹笔驛,出关先当望乡臺。”
网络解释筹笔驿(唐代李商隐诗作)《筹笔驿》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怀古之作,首联描写了诸葛亮的神威,中间两联出句均赞颂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对句均指出了功业未就的原因,尾联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功业未成的无限憾恨。这首诗把诸葛亮和他的事业放在尖锐复杂的环境中去考察,在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去认识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波澜起伏,跌宕生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综合释义古驿名。在四川省广元市北八十里。相传诸葛亮出师,尝驻军运筹于此。今朝天驿废址即其地。唐杜牧《和殷潜之题筹笔驿》:“永安宫受詔,筹笔驛沉思。”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又《筹笔驛》云,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清赵翼《铁壁关》诗:“料敌好增筹笔驛,出关先当望乡臺。”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三·保宁府》。
汉语大词典古驿名。在四川省广元市北八十里。相传诸葛亮出师,尝驻军运筹于此。今朝天驿废址即其地。唐杜牧《和殷潜之题筹笔驿》:“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沉思。”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又《筹笔驿》云,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清赵翼《铁壁关》诗:“料敌好增筹笔驿,出关先当望乡台。”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三·保宁府》。
其他释义1.古驿名。在四川省广元市北八十里。相传诸葛亮出师﹐尝驻军运筹于此。今朝天驿废址即其地。
1.阳平古道是它古老生命乐曲的符号,军师庙、筹笔驿抛洒一路的豪壮,在清风峡、明月峡用一条栈道书写了先秦和三国时期的一船号子。
2.该市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包括当年诸葛亮北伐曹魏的中军帐、筹笔驿、昭化古城等多处三国遗址。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23869/
读音:chóu
[chóu]
(1)(名)计数目的用具:竹~。
(2)(动)谋划:统~兼顾。
读音:bǐ
[bǐ]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读音:yì
[yì]
(名)驿站。现在多用于地名:龙泉~(在四川)|郑家~(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