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中伤
【拼音】:zào yáo zhòng shāng
【注音】:ㄗㄠˋ一ㄠˊㄓㄨㄥˋㄕㄤ
【词性】:动词、成语。
【繁体】:造謡中傷
词语解释制造谣言,攻击陷害别人。造谣中伤[zàoyáozhòngshāng]⒈制造谣言,攻击陷害别人。成语解释造谣中伤
基础解释中伤:诬蔑人使其受到损害。制造谣言来诬蔑陷害别人。
综合释义中伤:攻击和陷害别人。制造谣言,陷害别人。这人品质恶劣,对别人惯会造谣中伤。
出处《后汉书·杨秉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
其他释义中伤:攻击和陷害别人。制造谣言,陷害别人。
1.昨日,奇虎对于瑞星的指责发表"紧急声明",暗指对方"造谣中伤"。
2.为了发泄私愤,他对那位秉公执法的税务干部造谣中伤,结果以诬陷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3.就是这样一个清清白白的工作关系,被恶意诋毁甚至是造谣中伤,实在是太过分了。
4.这位客人是老光棍,伯爵夫人的堂兄,莫斯科的沙龙中常常议论他,都说他是个造谣中伤的人。
5.还有许多事情我不便于说,也不值得说,可是他对于彭伯里府上造谣中伤的事实,真是数说不尽。
6.为自身利益撒谎,那是冒骗;为他人利益撒谎,那是诈骗;为了陷害而撒谎,那是造谣中伤;诸如此类都是最坏的撒谎;而对自身和他人都无害亦无利的撒谎,那不算撒谎。那只是虚构而不是撒谎。
7.虽然对手向他展开大规模抹黑行动,他还是不肯做那揭丑闻、造谣中伤的事。
8.除了撒谎欺骗德国公众,就是造谣中伤!
9.造谣中伤,暗箭伤人,这是反动势力惯用的伎俩。
10.造谣中伤或诬蔑性的刊物作为公害予以禁止。
读音:zào
[zào]
(1)(动)做;制作:创~|建~|~纸。
(2)(动)假编;捏造:~谣。
(3)(名)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4)(量)〈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早~|一年三~。
(5)(动)前往;到:~访|登峰~极。
(6)(动)成就:~诣|深~。
(7)(动)培养:可~之才。
读音:yáo
[yáo]
(1)(名)歌谣:民~|童~。
(2)(名)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辟~|造~。
读音:zhōng,zhòng
[zhò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shāng
[shāng]
(1)(动)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害:内~|虫~。
(2)(动)伤害:出口~人|~感情。
(3)(动)悲伤:忧~|哀~。
(4)(动)因过度而感到厌烦(多指饮食):吃糖吃~了。
(5)(动)妨碍:无~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