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信
【拼音】:jì xìn
【注音】:ㄐ一ˋㄒ一ㄣˋ
【结构】:寄(上下结构)信(左右结构)
【简体】:寄信
【繁体】:寄信
词语解释1.递送书信。2.现代多通过邮局递送。寄信[jìxìn]⒈递送书信。⒉现代多通过邮局递送。
基础解释递送书信。现代多通过邮局递送。
引证解释⒈递送书信。引唐贾岛《题朱庆馀所居》诗:“寄信船一隻,隔乡山万重。”《七侠五义》第五九回:“金令又要托包兴寄信一封,包兴一一应允。”⒉现代多通过邮局递送。引曹禺《日出》第二幕:“这两天就没见着他个影子。打电话,寄信,我亲自去找他,他都是不在家。”
网络解释寄信寄信,汉语词语,拼音是jìxìn,释义是指递送书信。
综合释义递送书信。唐贾岛《题朱庆馀所居》诗:“寄信船一隻,隔乡山万重。”《七侠五义》第五九回:“金令又要托包兴寄信一封,包兴一一应允。”现代多通过邮局递送。曹禺《日出》第二幕:“这两天就没见着他个影子。打电话,寄信,我亲自去找他,他都是不在家。”寄信[jìxìn]寄出信件。《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只有在天长赐书楼吃了一罎九年的陈酒,醉了一夜,心里快畅的紧,所以三千里外寄信告诉我。」寄信[jìxìn]寄出信件。【造句】好友远从纽约寄信给我,诉说留学的甘苦。
汉语大词典(1).递送书信。唐贾岛《题朱庆馀所居》诗:“寄信船一只,隔乡山万重。”《七侠五义》第五九回:“金令又要托包兴寄信一封,包兴一一应允。”(2).现代多通过邮局递送。曹禺《日出》第二幕:“这两天就没见着他个影子。打电话,寄信,我亲自去找他,他都是不在家。”
国语辞典寄出信件。寄信[jìxìn]⒈寄出信件。引《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只有在天长赐书楼吃了一坛九年的陈酒,醉了一夜,心里快畅的紧,所以三千里外寄信告诉我。」反收信
辞典修订版寄出信件。《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只有在天长赐书楼吃了一罎九年的陈酒,醉了一夜,心里快畅的紧,所以三千里外寄信告诉我。」
辞典简编版寄出信件。 【造句】好友远从纽约寄信给我,诉说留学的甘苦。
反义词 收信
1.有的是因为书写的收件人地址不够明确;有的是寄件人在投寄信件之后搬家了。
2.因为他寄信给我们在巴比伦的人说,被掳的事必长久。你们要盖造房屋,住在其中。
3.因为他寄信给我们在巴比伦的人说,被掳的事必长久,你们要盖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种田园吃其中所产的。
4.休要巧辩!他攻破国家禁城,杀死朝廷命官,抢劫仓库,怎说不是造反?饶你性命,寄信与他,趁早伏阙请罪,或有生路。
5.三封标明“密件亲启”的外寄信件送到了邮件收发室。
6.她一封接一封地给他寄信解释推迟的原因。
7.书信文化发展到近代邮政阶段,英国“黑便士”、中国的“大龙”等邮票问世,就有了集邮,集邮票也集邮戳,兼集实寄信封。
8.邮局将出具一张盖有邮戳、日期的收据,由寄信人保管。
9.一封情书,也能风光地埋葬一段腐朽的感情。越是不配的男人,越要在情书里用上华丽的颂词,让收信人在“被崇拜”的温存中好好安息。寄信者优雅的画上完美的句号,收信人被捧的飘飘然心花怒放,皆大欢喜,诙谐有趣。
10.退租后代为邮寄信件。
读音:jì
[jì]
(1)(动)原指托人递送;现在专指通过邮局递送:~信|~钱|~包裹。
(2)(动)付托;寄托:~存|~希望于青年。
(3)(动)依附别人;依附别的地方:~食|~居。
(4)(动)认的(亲属):~父|~母|~儿|~女。
读音:xìn,shēn
[xìn]
[ xìn ]1.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信仰。信徒。
4.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2”。
8. 姓。
[ shēn ]1. 古同“伸”,舒展开。
2. 古同“伸”,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