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桥
【拼音】:ān qiáo
【注音】:ㄢㄑ一ㄠˊ
【结构】:鞍(左右结构)桥(左右结构)
【繁体】:鞍橋
词语解释亦作'鞍鞒'。马鞍。其拱起处形似桥,故称。
基础解释亦作'鞍鞒',见'鞍桥'。马鞍。其拱起处形似桥,故称。亦作/'鞍鞒/',见/'鞍桥/'。马鞍。其拱起处形似桥,故称。
引证解释⒈亦作“鞍鞽”。马鞍。其拱起处形似桥,故称。引《魏书·傅永传》:“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宋史·兵志十一》:“军器监欲下河东等路采市曲木为鞍桥。”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紧掿着铁棒,牢坐着鞍鞽。”鲁迅《故事新编·奔月》:“﹝羿﹞将死鸡塞进网兜里,跨上鞍鞒,回马就走。”
网络解释鞍桥鞍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ānqiáo,是指马鞍。
综合释义亦作“鞍鞽”。马鞍。其拱起处形似桥,故称。《魏书·傅永传》:“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宋史·兵志十一》:“军器监欲下河东等路采市曲木为鞍桥。”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紧掿着铁棒,牢坐着鞍鞽。”鲁迅《故事新编·奔月》:“﹝羿﹞将死鸡塞进网兜里,跨上鞍鞒,回马就走。”鞍桥[ānqiáo]
汉语大词典亦作“鞍鞒”。马鞍。其拱起处形似桥,故称。《魏书·傅永传》:“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宋史·兵志十一》:“军器监欲下河东等路采市曲木为鞍桥。”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紧掿着铁棒,牢坐着鞍鞒。”鲁迅《故事新编·奔月》:“﹝羿﹞将死鸡塞进网兜里,跨上鞍鞒,回马就走。”
其他释义1.亦作'鞍鞒'。2.马鞍。其拱起处形似桥,故称。
1.平时上街,跨下总骑着一匹光打败仗,不打胜仗,两军阵前窜稀、放屁、落落尿的老骡马;鞍桥上,还放着一堆包裹死孩子的乱毡条。
读音:ān
[ān]
(名)鞍子:马~。
读音:qiáo
[qiáo]
(1)(名)桥梁
(2)(名):~洞|~墩|~拱|~孔|~栏|~身|~头|~桩|~搭|吊~|拱~|架~|木~|脑~|鹊~|天~|栈~|独木~|过河拆~。
(3)(名)(Qiá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