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徒
【拼音】:zuǒ tú
【结构】:左(半包围结构)徒(左右结构)
【简体】:左徒
【繁体】:左徒
词语解释战国时楚国官名。后人因屈原尝为楚怀王左徒,即用以指屈原。左徒[zuǒtú]⒈战国时楚国官名。后人因屈原尝为楚怀王左徒,即用以指屈原。
引证解释⒈战国时楚国官名。后人因屈原尝为楚怀王左徒,即用以指屈原。引清陈维崧《采桑子·题画兰小册》词:“左徒弟子今谁在?只有章华,沦落天涯,忍看灵均九畹花。”
网络解释左徒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史记·楚世家》:“楚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网友释义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史记》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史记·楚世家》:“楚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汉语大词典战国时楚国官名。后人因屈原尝为楚怀王左徒,即用以指屈原。清陈维嵩《采桑子·题画兰小册》词:“左徒弟子今谁在?只有章华,沦落天涯,忍看灵均九畹花。”
国语辞典职官名。职掌讽谏,类似现今顾问、参议等职。左徒[zuǒtú]⒈职官名。职掌讽谏,类似现今顾问、参议等职。
其他释义1.战国时楚国官名。后人因屈原尝为楚怀王左徒,即用以指屈原。
1.《史记》有传,屈原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于沅湘流域。
2.齐国大动,丞相和左徒谋反身死,王离也身首异处,老臣以为,先把空缺补上再行议事也不迟嘛!
3.楚怀王曾任命屈原为左徒,地位很高,相当于后来的副宰相。
4.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
5.曾任楚国左徒,后自投汩罗江而死。
6.召左徒?左徒?左徒是个什么官职呢?狄风一边想着,一边顺着声音去看,他不看还好,一看便忍不住很想发笑。
7.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8.文龙是喜欢钱和女人,但对做官不感兴趣,徐左徒请回!
9.屈原年轻时受荆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
10.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读音:zuǒ
[zuǒ]
(1)(名)左面;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
(2)(名)东:山~(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
(3)(形)偏;斜;不正常:~脾气|~道旁门。
(4)(动)错;不对头:想~了|说~了。
(5)(形)相反:意见相~。
(6)(形)进步的;革命的:~联|~派|~翼作家。
(7)〈书〉同“佐”。
(8)姓。
读音:tú
[tú]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