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竹头木屑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竹头木屑

竹头木屑

【拼音】::zhú tóu mù xiè)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词性】:成语。

【简体】:竹头木屑

【繁体】:竹頭木屑

解释

词语解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公﹞作荆州时﹐敕船官悉録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録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竹头木屑[zhútóumùxiè]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公﹞作荆州时,敕船官悉録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録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引证解释⒈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公﹞作荆州时,敕船官悉録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録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宋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曲:“辞龙楼凤闕,纳象简乌靴,栋梁材取次尽摧折,况竹头木屑。”明吴宽《礼部试拟宋以范仲淹为枢密副使谢表》:“用人如用药,不遗马勃牛溲;取士若取材,肯弃竹头木屑?”

网友释义竹头木屑(拼音:zhútóumùxiè)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竹头木屑”的原义是晋朝陶侃造船,将废弃的木屑及竹头收藏起来,后以木屑铺雪地御湿,竹头作钉装船,传为美谈;后用以比喻细微而有用的事物;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汉语大词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公﹞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宋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曲:“辞龙楼凤阙,纳象简乌靴,栋梁材取次尽摧折,况竹头木屑。”明吴宽《礼部试拟宋以范仲淹为枢密副使谢表》:“用人如用药,不遗马勃牛溲;取士若取材,肯弃竹头木屑?”

国语辞典晋朝陶侃造船,将废弃的木屑及竹头收藏起来,后以木屑铺雪地御湿,竹头作钉装船,传为美谈。典出《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后用以比喻细微而有用的事物。竹头木屑[zhútóumùxiè]⒈晋朝陶侃造船,将废弃的木屑及竹头收藏起来,后以木屑铺雪地御湿,竹头作钉装船,传为美谈。典出《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后用以比喻细微而有用的事物。引宋·张孝祥〈代摠得居士与叶参政〉:「今者相公既传宥密之寄,深思熟虑,日不暇给,将以戡外侮而隆内治,于斯时也,竹头木屑皆所不弃,况如某受知之深者哉!」成语解释竹头木屑

辞典修订版晋朝陶侃造船,将废弃的木屑及竹头收藏起来,后以木屑铺雪地御湿,竹头作钉装船,传为美谈。典出《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后用以比喻细微而有用的事物。宋.张孝祥〈代摠得居士与叶参政〉:「今者相公既传宥密之寄,深思熟虑,日不暇给,将以戡外侮而隆内治,于斯时也,竹头木屑皆所不弃,况如某受知之深者哉!」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晋朝陶侃造船,将废弃的木屑及竹头收藏起来,后以木屑铺雪地御湿,竹头作钉装船,传为美谈。典出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后用以比喻细微而有用的事物。宋˙张孝祥˙代摠得居士与叶参政:今者相公既传宥密之寄,深思熟虑,日不暇给,将以戡外侮而隆内治,于斯时也,竹头木屑皆所不弃,况如某受知之深者哉!

出处《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其他释义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竹头木屑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鸡毛蒜皮 奇珍异宝 武昌剩竹

竹头木屑造句更多 >>

1.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竹头木屑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

2.竹头木屑也不轻易舍弃才是勤俭持家之道。

3.形势的发展如竹头木屑,起义军很快占领了省城。

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不在于其皇皇四十四卷两千万言,而在于其包含大量可珍惜的“竹头木屑”。

5.竹头木屑也不轻易舍弃才是勤俭持家之道。[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311408/]

6.形势的发展如竹头木屑,起义军很快占领了省城。【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竹头木屑造句】

7.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竹头木屑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宋·陈亮《祭妹夫周英伯》

字义分解

读音:zhú

[:zhú]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

读音:xiè

[xiè)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1)(名)碎末:铁~|木~|冰~。

(2)(形)琐碎:琐~。

(3)(动)认为值得:不~一顾。

竹头木屑相关成语

竹头木屑相关词语

包含竹头木屑的歇后语

上一个:红圈头

下一个:为头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