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筴
【拼音】:tuī cè
【注音】:ㄊㄨㄟㄐ一ㄚ
【结构】:推(左右结构)筴(上下结构)
【繁体】:推䇲
词语解释谓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推筴(推䇲)[tuījiā]⒈见“推策”。
基础解释以蓍草或竹筹推算历数。
引证解释⒈见“推策”。
汉语大词典见“推策”。《汉语大词典》:推策 拼音:tuīcè亦作“推筴”。以蓍草或竹筹推算历数。后亦用于占卜吉凶。《史记·封禅书》:“帝得宝鼎神策……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史记·五帝本纪》:“获宝鼎,迎日推筴。”司马贞索隐:“神策者,神蓍也。黄帝得蓍以推算历数,于是逆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故曰推策迎日。”张守节正义:“筴音策……黄帝受神筴,命大挠造甲子,容成造历是也。”《旧唐书·历志一》:“而纪有大衍之法,卦有推策之文,由是历法生焉。”宋曾巩《阆州张侯庙记》:“今夫推策灼龟,审于梦寐,其为事至浅,世常尊而用之。”
其他释义1.见'推策'。
读音:tuī
[tuī]
(1)(动)手推的动作。
(2)(动)(推磨)磨成碾子;碾粮食。
(3)(动)和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子。
(4)(动)使事情开展:~动。
(5)(动)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导。
(6)(动)让给别人;辞让:~辞。
(7)(动)推委;推托。
(8)(动)推迟。
(9)(动)推崇。推选;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