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茭
【拼音】:zhì jiāo
【注音】:ㄓˋㄐ一ㄠ
【结构】:掷(左右结构)茭(上下结构)
【繁体】:擲茭
词语解释1.亦称'掷筊'。2.谓投掷茭于地以占卜吉凶。
基础解释见/'掷杯珓/',亦称/'掷筊/'。谓投掷杯珓于地以占卜吉凶。
引证解释⒈见“掷杯珓”。
网络解释掷茭掷筊(jiāo),也写作“掷珓”,说法同于“掷杯筊”、温州方言的“打珓贝”,是一种问卜的仪式,普遍流传于华人社会。华中地区及西南地区称“打卦”,两个占具合起来形如牛角的前部,而不是半圆形,类型多样。
汉语大词典见“掷杯珓”。《汉语大词典》:掷杯珓(掷杯珓) 拼音:zhìbēijiào亦称“掷筊”。谓投掷杯珓于地以占卜吉凶。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我和你去不济事,还得怀身的亲自去掷杯珓儿,便灵感也。”清曹寅《赠卜者杨老》:“合淝之杨老,以掷筊名爆于时。”
其他释义1.见'掷杯珓'。
读音:zhì
[zhì]
(动)扔;投:~还|~弹筒|~色子。
读音:jiāo
[jiāo]
(名)茭白;菰的嫩茎经黑粉菌寄生后膨大;可做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