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购买力
【拼音】:shè huì
词语解释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货币总额。包括居民购买力、社会集团购买力、农业生产者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货币量。⒈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货币总额。包括居民购买力、社会集团购买力、农业生产者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货币量。
网友释义社会购买力是指社会各个方面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在我国社会购买力可划分为:(1)按购买者的身份划分,主要有社会集团购买力和居民购买力。社会集团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和地区的各独立核算单位用于购买商品和换取劳务供应的货币支付能力;居民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用于购买消费品和非商品支付的能力。(2)按购买对象划分,包括生产资料的购买力、生活资料的购买力和劳务购买力。(3)按货币形式划分,包括现金和非现金结算的社会购买力。
读音:shè
[shè]
(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
(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
读音:huì,kuài
[huì]
[ huì ]1.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4.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5. 付钱:会账。会钞。
6.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7.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 kuài ]1. 总计: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2. 姓。
读音:gòu
[]
(动)买:采~|统~统销。
读音:mǎi
[]
(1)(动)拿钱换东西(跟“卖”相对):~票|~布。
(2)(Mǎi)姓。
读音:lì
[]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