尨奇
【拼音】:méng qí
【注音】:ㄇㄥˊㄑ一ˊ
【结构】:尨(左包围结构)奇(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色驳杂而形怪异。尨奇[méngqí]⒈色驳杂而形怪异。
基础解释色驳杂而形怪异。
引证解释⒈色驳杂而形怪异。引《左传·闵公二年》:“尨奇无常,金玦不復。虽復何为?君有心矣。”杜预注:“杂色奇怪非常之服。”
网络解释尨奇尨奇是汉语词汇,读音是méngqí,意思是色驳杂而形怪异。
综合释义色驳杂而形怪异。《左传·闵公二年》:“尨奇无常,金玦不復。虽復何为?君有心矣。”杜预注:“杂色奇怪非常之服。”
汉语大词典色驳杂而形怪异。《左传·闵公二年》:“尨奇无常,金玦不复。虽复何为?君有心矣。”杜预注:“杂色奇怪非常之服。”
读音:lóng,máng,méng,páng
[méng]
[ lóng ]1. 古同“龙”。
[ máng ]1. 多毛的狗。
2. 杂色:“衣之尨服。”
[ méng ]1. 〔尨茸〕蓬乱的样子,如“孤裘尨尨。”
[ páng ]1. 古通“庞”,高大:“虎见之,尨然大物也。”
2. 姓。
读音:qí,jī
[qí]
[ qí ]1.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奇闻。奇迹。奇志。奇观。奇妙。奇巧。奇耻大辱。
2.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奇兵。奇计。奇袭。出奇制胜。
3. 惊异,引以为奇:奇怪。惊奇。不足为奇。
[ jī ]1. 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奇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正的奇数亦称“单数”)。
2. 零数:奇零(不满整数的数)。奇羡(赢余,积存的财物)。有奇(如“八分奇奇”即八分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