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牢
【拼音】:niú láo
【注音】:ㄋ一ㄡˊㄌㄠˊ
【结构】:牛(独体结构)牢(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牛舍,牛栏。牛牢[niúláo]⒈牛舍,牛栏。
引证解释⒈牛舍,牛栏。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
网络解释牛牢牛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iúláo,是指牛舍,牛栏。
网友释义niúláo牛牢牛舍,牛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东汉时的隐士。皇甫谧《高士传》:牛牢,字君直。世祖为布衣时,与牢交游,尝夜共讲说谶言,云:“刘秀当为天子。”世祖曰:“安知非我。万一果然,各言尔志。”牢独默然。世祖问之,牢曰:“丈夫立义,不与帝友。”众大笑。及世祖即位,征牢,称疾不至。诏曰:“朕友交牛君,清真高士也。”恒有疾,州郡之官常先到家致意焉,刺史、郡守是以每辄奉诏就家存问。牢被称疾,不答诏命。
汉语大词典牛舍,牛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
其他释义1.牛舍,牛栏。
读音:niú
[niú]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读音:láo
[láo]
(1)(名)养牲畜的圈:亡羊补~。
(2)(名)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太~(原指牛、羊、猪三牲;后也专指祭祀用的牛)。
(3)(名)监狱。
(4)(形)牢固;经久:~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