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脩
【拼音】:bù xiū
【注音】:ㄅㄨˋㄒㄧㄡ
【结构】:不(独体结构)脩(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亦作'不修'。
基础解释亦作/'不修/',1.不修明;不整治。
网络解释不修不修,指不修明;不整治。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修其政德,而贪昧于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综合释义不整理。《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
汉语大词典亦作“不修”。1.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于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三国吴韦昭《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2.不修缮。汉班彪《北征赋》:“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3.不学习;不讲究。《汉书·高帝纪下》:“高祖不脩文学,而性明达。”清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公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节,见人无贵贱皆与饮酒。”
国语词典不整理。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