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日
【拼音】:pěng rì
【注音】:ㄆㄥˇㄖˋ
【结构】:捧(左右结构)日(独体结构)
【简体】:捧日
【繁体】:捧日
词语解释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彧以昱梦白太祖。捧日营。参见“捧日营”。
基础解释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彧以昱梦白太祖。捧日营。参见“[[捧日营]]”。
引证解释⒈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彧以昱梦白太祖。引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唐卢肇《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诗:“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明吴承恩《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敝屣官曹,惟切瞻云之念;括囊经济,犹悬捧日之心。”⒉捧日营。参见“捧日营”。
网络解释捧日捧日,汉语词语,
释义用于比喻忠心辅佐帝王。
综合释义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唐卢肇《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诗:“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明吴承恩《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敝屣官曹,惟切瞻云之念;括囊经济,犹悬捧日之心。”捧日营。参见“捧日营”。捧日[pěngrì]忠心辅佐帝王。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汉王改娄敬之族,事重论都。魏后变程昱之名,恩深捧日。」唐宋时侍卫皇宫的军队。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捧日天武四厢》:「宋制,殿前司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厢。略同唐制各置都指挥使、都虞候,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
网友释义捧日,汉语词语,比喻忠心辅佐帝王。
汉语大词典(1).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唐卢肇《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诗:“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明吴承恩《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敝屣官曹,惟切瞻云之念;括囊经济,犹悬捧日之心。”(2).捧日营。参见“捧日营”。
国语辞典忠心辅佐帝王。
辞典修订版忠心辅佐帝王。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汉王改娄敬之族,事重论都。魏后变程昱之名,恩深捧日。」唐宋时侍卫皇宫的军队。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捧日天武四厢》:「宋制,殿前司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厢。略同唐制各置都指挥使、都虞候,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
其他释义1.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2.捧日营。参见'捧日营'。
1.整首诗勉励梁启超以精卫填海之志出手大干,希望由此出现一个“黄人捧日”,光照大千的局面,其实也是诗人自勉之语。
2.整首诗勉励梁启超以精卫填海之志出手大干,希望由此出现一个“黄人捧日”、光照大千的局面,也是诗人自勉之语。
3.云翻雨覆纵无休,有凤凰浴火,龙人捧日,中华前景更辉煌。
4.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古人盛赞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
5.蟠桃捧日三千岁;古柏参天四十围。
6.整首诗勉励梁启超以精卫填海之志出手大干,希望由此出现一个“黄人捧日”、光照大千的局面,也是诗人自勉之语。(www。chazidian。com/zj-319604/造句网)
7.云翻雨覆纵无休,有凤凰浴火,龙人捧日,中华前景更辉煌。[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pěng
[pěng]
(1)(动)用双手托:~着米。
(2)(量)用手能捧的东西:一~米。
(3)(动)奉承人或代人吹嘘:~场。
读音:rì
[rì]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