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
【拼音】:wú sān
【结构】:吴(上下结构)三(独体结构)桂(左右结构)
【简体】:吴三桂
【繁体】:吳三桂
词语解释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⒈清代藩王。字长白,高邮(今属江苏)人。明末担任辽东总兵,驻防山海关。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他与农民军为敌,引清兵入关,受封为平西王。又为清兵先驱,镇压陕西、四川等地农民起义军。后又攻入云贵地区,俘杀南明永历帝。镇守云南,拥兵割据。康熙帝下令撤除藩王后,他发动叛乱。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不久病死军中。
网友释义吴三桂(1608年/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先,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吴三桂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年间考中武举,屡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吴三桂归降清朝,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跟随清军入关,受封平西王。此后平定农民起义,攻城略地,颇有功勋。顺治十六年(1659年)镇守云南,后攻入缅甸,擒获南明永历帝并将其处死,晋封亲王,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不服朝廷撤藩,自称“...
辞典修订版人名。(公元1612~1678)字长白,明末清初高邮人。崇祯年间,以总兵镇山海关,李自成陷京师,夺三桂爱妾陈圆圆,三桂乃引清兵入关,破自成,清遂入主中国。三桂受封为平西王,镇云南。后叛清,自称周帝,旋病死。
法语Wu Sangui
其他释义吴三桂(1612-1678):清代藩王。字长白,高邮(今属江苏)人。明末担任辽东总兵,驻防山海关。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他与农民军为敌,引清兵入关,受封为平西王。又为清兵先驱,镇压陕西、四川等地农民起义军。后又攻入云贵地区,俘杀南明永历帝。镇守云南,拥兵割据。康熙帝下令撤除藩王后,他发动叛乱。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不久病死军中。
1.父亲受刑,爱妾被抢,奇耻大辱令吴三桂勃然大怒,说了一句:“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
2.周幽王为博美人嫣然一笑,点烽火大戏天下诸侯视天下安危于无物;爱德华八世为了一个寡妇放弃继承王位拒绝皇冠田园,爱美人不爱江山;吴三桂更是不惜背上千古骂名“三军恸哭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放八旗铁骑入关!女人啊!为何你具有如此的魔力?烽火戏诸侯。
3.但是,经过昼夜行军二百里的清军,却于二十一日晚赶到了离山海关十五里处,安营扎寨,并告知了吴三桂,使吴大受鼓舞。
4.随后刘宗敏又占了义女陈圆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两者夹击之下,李闯的大顺军败亡了,好在周奎再次及时献媚,老天垂怜,周家居然再次幸免于难,可惜“贵”。
5.吴三桂一死,手下那班文武,都是没有远见的,主张进取,主张退守,纷纷不一,支持不到两年,一败如灰,烟消雾散。
6.吴三桂计划西路军在继续追歼消灭清军贝勒察尼军后,西进平凉消灭张勇军,然后再进军延安,大迂回包围图海、贝勒察尼、瓦尔喀等清军残部。
7.八月二十六日,吴三桂、王朴率明军出奔宁远,中途遭到清军伏兵的击杀,二人仅以身免。
8.郑成功与张煌言、张名振列为同类尚有点道理,把洪秀全作为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的同路人,则不免为人所诟病了。
9.此外,为了奖励并稳住手握重兵的吴三桂,顺治皇帝还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尚可喜为平南王,耿精忠为靖南王,分别镇守云南、广东及福建,这就是著名的三藩。
10.另外,为了奖励并稳住手握重兵的吴三桂,顺治皇帝还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尚可喜为平南王,耿精忠为靖南王,分别镇守云南、广东及福建,这就是著名的三藩。
读音:wú
[wú]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 姓。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guì
[]
(1)(名)肉桂:~皮。
(2)(名)木犀:金~|~花。
(3)(名)月桂树:~冠。
(4)(名)桂皮树。
(5)(名)桂江;水名;在广西。
(6)(名)广西的别称。
(7)(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