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茅
【拼音】:fēng máo
【注音】:ㄈㄥㄇㄠˊ
【结构】:封(左右结构)茅(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指分封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赐以白茅包裹的社坛方土。后泛指任命地方高级官员。封茅[fēngmáo]⒈指分封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赐以白茅包裹的社坛方土。后泛指任命地方高级官员。
引证解释⒈指分封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赐以白茅包裹的社坛方土。后泛指任命地方高级官员。引唐殷尧藩《李节度平虏》诗:“元勋未论封茅异,捷势应如破竹然。”
网络解释封茅封茅,拼音是fēngmáo,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分封诸侯。
汉语大词典指分封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赐以白茅包裹的社坛方土。后泛指任命地方高级官员。唐殷尧藩《李节度平虏》诗:“元勋未论封茅异,捷势应如破竹然。”
其他释义1.指分封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赐以白茅包裹的社坛方土。后泛指任命地方高级官员。
读音:fēng
[fēng]
(1)(动)封闭;封起来
(2)(动)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王|分~诸侯。
(3)(~儿)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封套的东西:信~。
读音:máo
[máo]
(1)(名)即白茅;草本植物;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
(2)(Má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