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口宣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口宣

口宣

【拼音】:kǒu xuān

【注音】:ㄎㄡˇㄒㄨㄢ

【结构】:口(独体结构)宣(上下结构)

【简体】:口宣

【繁体】:口宣

解释

词语解释1.口头宣布(帝王之命)。2.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3.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口宣[kǒuxuān]⒈口头宣布(帝王之命)。⒉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⒊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

基础解释口头宣布帝王之命。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

引证解释⒈口头宣布(帝王之命)。引《晋书·杨骏传》:“﹝后﹞便召中书监华廙、令何劭,口宣帝旨使作遗詔。”《旧唐书·王起传》:“起侍讲时,或僻字疑事,令中使口宣,即以牓子对。”⒉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文集中的内制皆有为皇帝所拟口宣。引宋杨亿《杨文公谈苑·学士草文》:“学士之职,所草文辞,名目浸广……土木兴建曰上梁文,宣劳赐曰口宣。”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口宣》:“按,口宣者,君諭臣之词也。古者天子有命于其臣,则使使者传言,若《春秋》内外传所载誥告之词是已。未有撰为儷语,使人宣于其第者也。宋人始为之。”⒊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

网络解释口宣口宣,kǒuxuānㄎㄡˇㄒㄨㄢ,释义:口头宣布;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

综合释义口头宣布(帝王之命)。《晋书·杨骏传》:“﹝后﹞便召中书监华廙、令何劭,口宣帝旨使作遗詔。”《旧唐书·王起传》:“起侍讲时,或僻字疑事,令中使口宣,即以牓子对。”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宋杨亿《杨文公谈苑·学士草文》:“学士之职,所草文辞,名目浸广……土木兴建曰上梁文,宣劳赐曰口宣。”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口宣》:“按,口宣者,君諭臣之词也。古者天子有命于其臣,则使使者传言,若《春秋》内外传所载誥告之词是已。未有撰为儷语,使人宣于其第者也。宋人始为之。”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文集中的内制皆有为皇帝所拟口宣。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口宣[kǒuxuān]古代天子临时使近臣代己口传意旨。《晋书.卷四零.杨骏传》:「便召中书监华廙、令何劭,口宣帝旨使作遗诏。」

网友释义口宣,kǒuxuānㄎㄡˇㄒㄨㄢ,释义:口头宣布;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

汉语大词典(1).口头宣布(帝王之命)。《晋书·杨骏传》:“﹝后﹞便召中书监华廙、令何劭,口宣帝旨使作遗诏。”《旧唐书·王起传》:“起侍讲时,或僻字疑事,令中使口宣,即以榜子对。”(2).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宋杨亿《杨文公谈苑·学士草文》:“学士之职,所草文辞,名目浸广……土木兴建曰上梁文,宣劳赐曰口宣。”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口宣》:“按,口宣者,君谕臣之词也。古者天子有命于其臣,则使使者传言,若《春秋》内外传所载诰告之词是已。未有撰为俪语,使人宣于其第者也。宋人始为之。”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文集中的内制皆有为皇帝所拟口宣。(3).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

国语辞典古代天子临时使近臣代己口传意旨。口宣[kǒuxuān]⒈古代天子临时使近臣代己口传意旨。引《晋书·卷四〇·杨骏传》:「便召中书监华廙、令何劭,口宣帝旨使作遗诏。」

辞典修订版古代天子临时使近臣代己口传意旨。《晋书.卷四零.杨骏传》:「便召中书监华廙、令何劭,口宣帝旨使作遗诏。」

口宣造句更多 >>

1.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

2.最后的场景叶剑依稀记得自己正蔫头耷脑揪着衣角,低眉顺眼立在饭桌边虚心忍受师娘破口宣泄,然后画面突然一转,下一刻自己已身处一团茫茫氤氲之中。

3.英国伦敦最高等法院近日正式做出裁决,禁止该国进口、宣传和销售R4烧录卡。

4.只见他头顶道士髻,大红脸膛;目如朗星,略带邪气;身披青色道袍,右手一柄拂尘,左手稽首,口宣道号:“大德无量!贫道有礼了!”。

5.期末数比期初数增加了9517万元,主要是收张家口宣工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资金的影响。(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271339/)

字义分解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xuān

[xuān]

(1)(动)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德|~读|~传。

(2)(动)疏导:~泄。

(3)(动)宣召。

(4)(名)指安徽宣城。

(5)(名)指宣纸。

(6)姓。

口宣相关成语

口宣相关词语

包含口宣的歇后语

上一个:口义

下一个:口皮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