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鞲
【拼音】:tuō gōu
【注音】:ㄊㄨㄛㄍㄡ
【结构】:脱(左右结构)鞲(左右结构)
【繁体】:脫韝
词语解释1.亦作'脱鞲'。2.本谓鹰脱离臂衣。多喻不受拘束。
基础解释见/'脱鞴/',本谓鹰脱离臂衣。多喻不受拘束。
引证解释⒈亦作“脱韝”。本谓鹰脱离臂衣。多喻不受拘束。见“脱韝”。引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今君得所附,势若脱韝鹰。”清孙枝蔚《旅兴》诗:“昔如履冰狐,今如脱韝鹰。”清龚自珍《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君辞瘴癘走挟輈,拂衣逝矣鹰脱鞲。”
网络解释脱鞲脱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uōgōu,亦作“脱韝”。本谓鹰脱离臂衣。多喻不受拘束。
综合释义亦作“脱韝”。本谓鹰脱离臂衣。多喻不受拘束。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今君得所附,势若脱韝鹰。”清孙枝蔚《旅兴》诗:“昔如履冰狐,今如脱韝鹰。”清龚自珍《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君辞瘴癘走挟輈,拂衣逝矣鹰脱鞲。”见“脱韝”。
网友释义脱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uōgōu,亦作“脱韝”。本谓鹰脱离臂衣。多喻不受拘束。
汉语大词典亦作“脱韝”。本谓鹰脱离臂衣。多喻不受拘束。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今君得所附,势若脱韝鹰。”清孙枝蔚《旅兴》诗:“昔如履冰狐,今如脱韝鹰。”清龚自珍《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君辞瘴疠走挟辀,拂衣逝矣鹰脱鞲。”见“脱韝”。
其他释义1.见'脱鞴'。
读音:tuō
[tuō]
(1)(动)肉去皮。
(2)(动)(皮肤、毛发等)脱落:~发|~毛。
(3)(动)取下;除去:~帽|~鞋。
(4)(动)脱离:~党|~水。
(5)漏掉(文字):这一行里~了三个字。
(6)(形)〈书〉轻慢。
(7)(连)〈书〉倘若;或许:~有遗漏;必致误事。
(8)姓。
读音:gōu
[gōu]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