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鄣
【拼音】:yán zhāng
【注音】:一ㄢˊㄓㄤ
【结构】:岩(上下结构)鄣(左右结构)
【繁体】:巖鄣
词语解释1.亦作'岩鄣'。亦作'岩障'。2.直如屏障的高山。
基础解释见/'岩嶂/',亦作/'岩鄣/'。亦作/'岩障/'。直如屏障的高山。
引证解释⒈见“巖嶂”。
汉语大词典见“岩嶂”。《汉语大词典》:岩嶂(岩嶂) 拼音:yánzhàng亦作“岩鄣”。亦作“岩障”。直如屏障的高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水有二源,一水出县西山,世谓之小陇山,岩嶂高险,不通轨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今汝水西出鲁阳县之大盂山黄柏谷,岩鄣深高,山岫邃密,石径崎岖。”《南齐书·州郡志》:“夷獠丛居,隐伏岩障。”唐李群玉《长沙陪裴大夫登北楼》诗:“岩嶂随高步,琴尊奉胜游。”宋陆游《入蜀记》卷三:“西望群山靡迤,岩嶂深秀,宛如吾庐。”
其他释义1.见'岩嶂'。
读音:yán
[yán]
(1)(名)岩石:~层|~浆|~心|~盐。
(2)(名)岩石突起而成的山峰:七星~(在广西)。
读音:zhāng
[zhāng]
(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省平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