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骨
【拼音】:ān gǔ
【结构】:安(上下结构)骨(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佛教寺院将死者火葬后,收拾遗骨,置于本堂称为“安骨”。《敕修百丈清规》卷三:“山门首真亭挂真、奠茶汤、秉炬、安骨、提衣……。”
基础解释遗骸火化后,收拾遗骨以安置之。又作安位。
综合释义遗骸火化后,收拾遗骨以安置之。又作安位。安骨时所行之法事,称为安骨佛事,又称安骨讽经。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迁化条(大四八·一一二九上):‘小师、乡人法眷,守化收骨,斋罢,鸣僧堂钟集众,仍备仪从,迎骨回寝堂安奉,请安骨佛事,挂真供养讽经。’
国语词典佛教寺院将死者火葬后,收拾遗骨,置于本堂称为「安骨」。
读音:ān
[ān]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读音:gǔ,gū
[gǔ]
[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