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迹
【拼音】:dì jì
【注音】:ㄉ一ˋㄐ一ˋ
【结构】:帝(上下结构)迹(半包围结构)
【繁体】:帝蹟
词语解释帝王的功业。帝迹[dìjì]⒈帝王的功业。
引证解释⒈帝王的功业。引《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帝迹悬衡,皇流共贯。”李善注:“《春秋合诚图》曰:‘黄帝有迹,必稽功务法。’宋均曰:‘迹,行迹。谓功绩也。’”南朝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窃惟帝迹多绪,俯同不一。”
网络解释帝迹dìjìㄉㄧˋㄐㄧˋ
综合释义帝王的功业。《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帝迹悬衡,皇流共贯。”李善注:“《春秋合诚图》曰:‘黄帝有迹,必稽功务法。’宋均曰:‘迹,行迹。谓功绩也。’”南朝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窃惟帝迹多绪,俯同不一。”帝王的功业。《文选·颜延之》:“帝迹悬衡,皇流共贯。”李善注:“《春秋合诚图》曰:‘黄帝有迹,必稽功务法。’宋均曰:‘迹,行迹。谓功绩也。’”南朝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窃惟帝迹多绪,俯同不一。”
网友释义dìjìㄉㄧˋㄐㄧˋ帝迹帝王的功业。《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帝迹悬衡,皇流共贯。”李善注:“《春秋合诚图》曰:‘黄帝有迹,必稽功务法。’宋均曰:‘迹,行迹。谓功绩也。’”南朝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窃惟帝迹多绪,俯同不一。”
汉语大词典帝王的功业。《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帝迹悬衡,皇流共贯。”李善注:“《春秋合诚图》曰:‘黄帝有迹,必稽功务法。’宋均曰:‘迹,行迹。谓功绩也。’”南朝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窃惟帝迹多绪,俯同不一。”
其他释义1.帝王的功业。
1.夫五德更始,三正迭兴,驭物资贤,登庸启圣,故帝迹所以代昌,王度所以改耀,革晦以明,由来尚矣。
读音:dì
[dì]
(1)(名)古指最高的天神;迷信指宇宙万物的主宰:上~。
(2)(名)君主:~王。
(3)(名)帝国主义的简称:反~。
读音:jì
[jì]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血~。笔~。踪~。
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陈~。事~。史~。
3.形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